健康照護師: 讓健康照護更有溫度
健康照護師:
讓健康照護更有溫度(新職·新知⑧)
本報記者 丁美棟
“早上好,昨晚睡得舒服嗎”“別著急,細嚼之後再把飯菜慢慢咽下”“來,把手給我,要測今天的血糖了”……在醫院、社區、家庭、養(yang) 老機構等場所,有這麽(me) 一群人,他們(men) 幾乎寸步不離地守護在照護對象身旁,細心地進行健康與(yu) 生活照料——他們(men) 就是健康照護師。
作為(wei) 新職業(ye) 之一,健康照護師通過運用基本醫學護理知識與(yu) 技能,觀察發現照護對象的健康問題,有針對性地對老人進行預防、康複及照護,或提出送醫建議等。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增加,社會(hui) 對健康照護師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寸步不離地陪伴身旁
——管得了日常健康,看得住吃喝睡眠,顧得上心情愉悅
上午9點不到,記者走進重慶市大足區中醫院康複科大樓,看到健康照護師簡道成正攙扶著照護對象老陸做肢體(ti) 康複訓練。
醫院裏,大家都親(qin) 切地叫簡道成“簡大哥”。今年3月,經朋友介紹,簡大哥開始擔任65歲的腦溢血後遺症患者老陸的健康照護師,負責看護老陸的日常起居。
“老陸,今天的飯菜香不?是你愛人做的喲,你看人家好關(guan) 心你喲!”中午,簡大哥細心地喂老陸吃著午飯,並不斷逗老陸開心。喂完飯,簡大哥拿起旁邊的水壺,幫助老陸喝水潤喉嚨。
作為(wei) 健康照護師,簡大哥除了洗漱、上廁所,其餘(yu) 所有時間幾乎都和老陸在一起。簡大哥向記者展示他的每日行程:早上6點半左右,簡大哥等老陸睡醒,需要給他喂水、喂藥,同時幫他洗漱和準備早餐。白天,會(hui) 將老陸帶到康複中心,幫助老陸改善肢體(ti) 功能。晚上,負責給老陸擦洗身體(ti) ,進行四肢按摩。就寢前,需要保證床上用品幹燥清潔。直到老陸安然入睡,簡大哥一天的健康照護工作才算結束。
除了日常起居的看護之外,簡大哥還要每天陪老陸談心、加強語言交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簡大哥告訴記者,對於(yu) 健康照護師而言,會(hui) 遇到不少有基礎疾病的老齡看護對象,這些老人隨著年歲老去,智力和語言能力會(hui) 逐漸衰退。老人的情緒有時不穩定,會(hui) 哭、會(hui) 鬧、會(hui) 耍脾氣。健康照護師需要主動交流談心,從(cong) 心理層麵給予安慰,分散他們(men) 的注意力。
“比如在攙扶老陸進行康複訓練時,我會(hui) 說‘老陸,雄起’來鼓勵他。晚上睡前,我也會(hui) 和他聊天,告訴他‘有任何需要我都會(hui) 在身旁’。”簡大哥說。
管得了日常健康,看得住吃喝睡眠,顧得上心情愉悅。在簡大哥的精心照護下,老陸從(cong) 開顱手術後的臥床不起,到現在能在室外散步,身體(ti) 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中秋期間,老陸的兒(er) 子從(cong) 深圳回到大足,專(zhuan) 程登門向簡大哥致謝。
“當老陸的兒(er) 子握著我的手,滿眼感激之時,我的心中美滋滋的,幹這份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簡大哥笑著說。
像家人一樣傾(qing) 聽訴求
——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照護對象也會(hui) 感受到你的暖意
做好健康照護師不是一件容易事。從(cong) 業(ye) 者在掌握康複護理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有心理觀察和細致溝通的能力,能夠有效回應服務對象的訴求。
曾統玉對此深有體(ti) 會(hui) ,50多歲的她有多年的健康照護經驗,至今已看護過十餘(yu) 位照護對象。據她介紹,她的照護對象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多為(wei) 失能、半失能老人。“老人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身體(ti) 不舒服,卻很難準確用語言反饋。在看護時,健康照護師需要多問多觀察,和老人聊天的過程其實是在給老人做‘體(ti) 檢’,能夠及時掌握照護對象的身體(ti) 狀況和需求特點。”
了解照護對象基本情況後,極致的細心和耐心是曾統玉做好照護工作的訣竅。以照護糖尿病患者為(wei) 例,光是吃飯這一項,就有很多講究:在食物類型上,避免高熱量、高脂肪和高糖類食物的攝入,防止患者血糖升高。喂飯時,需要讓失能、半失能患者保持身體(ti) 後仰45度的“半坐”態,便於(yu) 吞咽,又不容易被嗆住;飯前飯後還要測量患者血糖,做好記錄和數值對比……
“必須要把老人當作自己的家人來照顧,站在子女的角度去理解老人,你才能做好這份工作。”曾統玉曾遇到一位癌症晚期的照護對象,老人由於(yu) 疼痛,不分晝夜地發出叫喊和敲打聲。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曾統玉都會(hui) 拉著對方的手,像兒(er) 女般輕聲細語地安撫:“婆婆,不要鬧嘛,你要把心靜下來,身體(ti) 才會(hui) 好點。等你舒服了,我們(men) 明天就出去耍……”
“我們(men) 要多問多觀察,主動發現照護對象舉(ju) 手投足間透露出的健康信號和看護需求。給照護對象足夠的安全感,讓對方信任你、依賴你。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你把照護對象當作家人,他們(men) 也會(hui) 感受到你的暖意。”曾統玉說。
曾統玉也曾照顧一位有認知障礙的老人。記得結束工作、向老人告別時,老人拉著曾統玉的衣角,叫出了她的名字,輕聲說“別走”。曾統玉眼眶濕潤:“老人困在時光裏,忘記了很多事情,卻還能在記憶碎片裏記住我。”
提升健康照護的業(ye) 務能力
——這份工作做得越久,自己的照護功夫也越來越“精”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2.8億(yi) ,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wan) 。此外,還有大量慢性病患者、術後康複患者,他們(men) 不同程度需要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健康照護師的出現能夠滿足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的照護需求,幫助減輕家屬和醫護人員的看護壓力,有利於(yu) 我國長期照護服務體(ti) 係的建立。
隨著社會(hui) 對健康照護師的職業(ye) 認可度提高,隊伍建設要求也越來越規範。依照《健康照護師國家職業(ye) 技能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健康照護師被分為(wei) 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5個(ge) 等級,業(ye) 內(nei) 稱為(wei) “一二三四五”,等級越高,工作年限及學時要求就越高,對於(yu) 同一照護項目的技能要求也越嚴(yan) 格。《標準》規定,健康照護師需要具備生活照護、基礎照護、活動與(yu) 康複、心理照護等能力,較高等級的健康照護師還需具備培訓指導、照護管理和技術改進等能力。
經驗豐(feng) 富的曾統玉已獲評為(wei) 高級技師,她依舊每天不斷學習(xi) 新知識,提升業(ye) 務能力。曾統玉介紹,除了參與(yu) 醫院科室的培訓外,她還報名參加健康照護的培訓,增加醫學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儲(chu) 備,讓自己有能力照護好更多類型的人。簡大哥如今是初級工,他也在積極參與(yu) 各類培訓,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溝通水平,並準備參加健康照護師的升級考核,“更高等級的證書(shu) 代表你更專(zhuan) 業(ye) 嘛”。
廣闊的行業(ye) 前景和完善的評價(jia) 機製,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投身其中。在重慶市大足區聚足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記者見到了20多歲的大學畢業(ye) 生陳立梅,她表示:“健康照護師課程很有挑戰性,但想到能夠幫助照護對象減輕疾病痛苦,我願意在這個(ge) 行業(ye) 深耕。”
2021年起,在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政策扶持下,大足區聚足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開展健康照護師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參加結業(ye) 考試通過後便能“持證上崗”。陳立梅已順利拿到合格證書(shu) ,即將迎來她的第一位照護對象。大足區人力社保局局長蔣仕惠告訴記者,當地將擴大健康照護師職業(ye) 技能培訓覆蓋麵,培育發展更多的高水平健康照護機構,為(wei) 相關(guan) 人才提供精準有效護航,讓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周到的照料。
“這份工作做得越久,自己的照護功夫也越來越‘精’。每當看到照護對象身體(ti) 狀況轉好,我心中都充滿成就感。”曾統玉幹勁十足,她正在總結多年的照護實踐經驗,希望今後能夠開設自己的健康照護機構,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