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花香濃縮深情厚誼 友誼跨越半個世紀 中美樂團上演“茉莉香飄《茉莉花》”

發布時間:2023-11-21 14: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徐蕾 朱智紅 劉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當戴上茉莉花手串的那一刻,來自美國費城交響樂(le) 團的大提琴手約翰·科恩情不自禁地湊上去聞了聞。他演奏時,茉莉花手串隨著音樂(le) 一起舞動:“我能聞到的全是身邊的花香!”

  11月16日晚,美國費城交響樂(le) 團訪華50周年紀念演出第三站來到蘇州,這是他們(men) 首度與(yu) 蘇州交響樂(le) 團聯袂演奏,壓軸曲目是《茉莉花》。1973年,費城交響樂(le) 團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ge) 訪華的美國樂(le) 團,開啟了中美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茉莉花》是費城交響樂(le) 團來華演奏的早期曲目之一。20世紀50年代,誕生於(yu) 江蘇的民歌《茉莉花》就已享譽國際。

  此次表演開始前,現場主持人用中英文播報:蘇州交響樂(le) 團準備了茉莉花手串送給費城交響樂(le) 團的客人,茉莉花代表了我們(men) 的深情厚誼,這份友誼跨越了半個(ge) 世紀。

  蘇州交響樂(le) 團節目策劃部副經理施吟雲(yun) 介紹,為(wei) 了盡快製作出實用美觀的茉莉花手串送給美國朋友,他們(men) 在實施過程中解決(jue) 了3個(ge) 難題。

  擔心樂(le) 手們(men) 戴著手串會(hui) 影響演奏,28歲的文創工作者梅慶慶放棄了由鐵絲(si) 固定的傳(chuan) 統做法,設計了雙層結構的手串,既飽滿美觀,又結實耐用。

  由於(yu) 本地茉莉花的花期剛過,蘇州一家花店的店長李海燕立即帶著同事到鮮花市場上尋找,幾乎將蘇州市麵上的茉莉花“一掃而光”。

  離演奏會(hui) 開始隻剩下不到5個(ge) 小時,蘇州交響樂(le) 團的工作人員輾轉找到蘇州姑蘇區虎丘街道茶花社區。這裏有製作茉莉花手串的傳(chuan) 統,每逢花季,心靈手巧的阿婆們(men) 會(hui) 把花苞串成手環,沿街叫賣,花香四溢。

  在蘇州老百姓的愛心接力下,3個(ge) 難題迎刃而解,21個(ge) 茉莉花手串也按時完工。蘇州交響樂(le) 團團長陳光憲說,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個(ge) 小小的手串,對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歡迎。

  費城交響樂(le) 團小提琴手戴維·布斯50年前首次來華演出時,隻有23歲。如今已73歲的他說,就好像我們(men) 在50年前埋下了一顆種子,我們(men) 的友誼一直在茁壯成長。

  前不久,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複信費城交響樂(le) 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時強調,音樂(le) 跨越國界,文化架起橋梁。希望費城交響樂(le) 團和包括中美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藝術家一道,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進藝術繁榮,為(wei) 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國人民友好再續新篇。

  今年1月,來自蘇州的歌唱家們(men) 與(yu) 費城交響樂(le) 團攜手在美國舉(ju) 辦《唐詩的回響》新春音樂(le) 會(hui) ,以另一種形式向大洋彼岸的外國友人打開一扇了解江南、了解中國的窗口。

  “音樂(le) 可以跨越文化,特別在此刻,它對世界前所未有的重要。”費城交響樂(le) 團執行總裁瑞恩·弗魯爾說。(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