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公眾“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等低碳行為踐行程度較高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中國公眾(zhong) 低碳意識與(yu) 低碳行為(wei) 網絡調查報告》10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8)“低碳消費與(yu) 綠色供應鏈減碳”邊會(hui) 上發布。報告顯示,受訪者“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等低碳行為(wei) 與(yu) 低碳意識踐行程度的一致性較高。
報告發現,中國公眾(zhong) 低碳意識與(yu) 低碳行為(wei) 呈現出新特征。在低碳意識方麵,公眾(zhong) 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生活知曉率較高,分別達到81.1%和86.7%,但對“雙碳”目標及“碳普惠”機製這類新概念的知曉率分別隻有75%和75.6%,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低碳行為(wei) 方麵,公眾(zhong) 在餐食、居住、出行、工作、購物等領域的低碳知曉率和低碳行為(wei) 之間存在“知行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在“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等低碳行為(wei) 與(yu) 低碳意識踐行程度的一致性較高。報告認為(wei) ,這與(yu) 中國製定並完善相關(guan) 政策,發起公眾(zhong) 環保行動和企業(ye) 及社會(hui) 組織積極參與(yu) 有關(guan) 。
在低碳餐食行為(wei) 方麵,受訪者踐行程度最好的是”食堂、餐廳就餐時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總是做到”和“經常做到”的占比達到88.9%。在低碳出行方麵,受訪者踐行程度最好的是“日常長距離出行以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代替開車或打車”,“總是做到”和“經常做到”的占比達到85.9%;“日常短距離出行以自行車代替乘車”,“總是做到”和“經常做到”的占比達到83.9%。
應對氣候變化重在行動,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不僅(jin) 政府在行動,企業(ye) 在行動,公眾(zhong) 也在積極貢獻力量。報告建議,健全和完善各類低碳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提高公眾(zhong) 使用低碳基礎設施和服務的方便程度;通過“碳普惠”機製和平台,讓公眾(zhong) 能夠從(cong) 踐行低碳行為(wei) 中受益;推動政府、企業(ye) 和公眾(zhong) 在消費端碳減排行動中的協同與(yu) 合作。
該報告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hui) 資助,綠普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組織編寫(xie)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hui) 綠色貿易與(yu) 投資專(zhuan) 委會(hui) 榮譽主任委員唐丁丁表示,公眾(zhong) 領域是推動雙碳目標落實的一個(ge) 重要領域,本研究通過獲取1萬(wan) 多份調查樣本開展定量分析,提高了數據準確性與(yu) 統計穩健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