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丨向縱深推進!高水平開放 與世界合作共贏
時值年底,在國內(nei) 各大主要國際機場,隨著中國對歐亞(ya) 六國持普通護照人員實行單方麵免簽政策,國外旅客入境的熱度,正在不斷上升。
擴大免簽試點範圍,增加國際航線,今年以來,推動跨境人員流動的開放新舉(ju) 措接連推出,中國更加積極擁抱世界。
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多家國際組織紛紛下調對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yi) 不斷抬頭,全球貿易持續低迷。世界貿易組織不久前就將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測從(cong) 此前的1.7%調低為(wei) 0.8%。
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當脫鉤斷鏈的聲音此起彼伏,中國逆流而上,以更加堅定的決(jue) 心將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
每一個(ge) 重要國際場合、每一次重要的會(hui) 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都不斷強調,中國堅持“敞開大門搞建設”,積極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決(jue) 心之中,更包含著對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抉擇與(yu) 行動。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今年主持的多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ti) 學習(xi) 中,有兩(liang) 次的主題都與(yu) “開放”直接相關(guan) 。而學習(xi) 內(nei) 容,則聚焦提高駕馭高水平對外開放能力、不斷夯實高水平開放的法治根基。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就參加了其中一次集體(ti) 學習(xi) 。他說,隨著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開啟,對外開放進入了新階段,有了更高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準確把握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的著力點,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破圍堵,不斷自我加壓,通過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提升製度型開放水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乘風起 向未來 製度型開放賦能經濟發展
隻有開放的中國,才會(hui) 成為(wei) 現代化的中國。2023年,中國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宣布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完善國際合作機製,開啟“一帶一路”建設下一個(ge) “金色十年”。而一係列國家級“展會(hui) 矩陣”,將合作的機遇不斷拓展,從(cong) 商品、服務一直到供應鏈,讓2023年的中國,成為(wei) 世界關(guan) 注的“熱點”。
英中商業(ye) 發展中心主席約翰·麥考林,時隔四年再次回到中國。兩(liang) 周時間裏,他走遍了八個(ge) 城市。他說,真正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巨大的機遇。在他看來,這是一個(ge) 煥然一新的中國。
2023年,開放的腳步,不斷向更深處拓展。
幾天前,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的新方案對外公布,80條開放新舉(ju) 措,讓這個(ge) 製度開放的“高地”再迎挑戰。
眼下,臨(lin) 港新片區裏,先行先試的“壓力測試”已經展開,一個(ge) 專(zhuan) 門進行跨境數據流動研究的新機構不久前剛剛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管委會(hui) 專(zhuan) 職副主任趙義(yi) 懷介紹說,新機構對標國際標準,設立了十大聯合實驗室,將在基礎設施和運營方式上進行先行先試。這也是數字經濟時代在安全前提下開放新型貿易模式與(yu) 規則的一大探索。這既是壓力、更是動力。
距離上海4000公裏左右的新疆,這個(ge) 中國版圖最西端的省份,也在今年迎來開放新機遇。國家設立的第22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就在這裏。掛牌一個(ge) 多月,在香港發行首隻境外債(zhai) 、首家境外銀行入駐、首個(ge) 一站式爭(zheng) 端解決(jue) 中心成立,新疆自貿試驗區創下了多個(ge) 第一。
一東(dong) 一西,兩(liang) 塊“試驗田”,照見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實步履。從(cong) 沿海、內(nei) 陸到沿邊地區,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加快形成。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180多項自貿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隨著2025年底前啟動全島封關(guan) 運作的倒計時臨(lin) 近,31個(ge) 封關(guan) 硬件項目主體(ti) 工程也即將完工。
高水平開放,也讓曾經的開放“末梢”變成“前沿”。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ge) 月,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速排在前十的省份中,有六個(ge) 來自中西部地區。其中五個(ge) 省份的同比增速達到兩(liang) 位數。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2023年,開放的腳步向更廣領域拓展。深化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批準設立首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 限製措施,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麵清單也縮減到31項。
一係列務實的開放舉(ju) 措,持續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吸引著全球企業(ye) 紛紛加碼投資中國。
在武漢,一家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國研發中心和武漢第二工廠,投資超1億(yi) 元人民幣。建成後,這裏將是企業(ye) 在全球最大的工廠。首席執行官埃裏克·勒邁爾對在中國開拓業(ye) 務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說:“中國的速度與(yu) 歐洲或美國的速度截然不同,我指的不是車的速度,而是人們(men) 從(cong) 一種技術轉向另一種技術的速度。它鼓舞著每個(ge) 人走得更遠。”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在2023年,這成為(wei) 越來越多跨國企業(ye) 的共識。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持續低迷的情況下,2023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仍然處於(yu) 曆史高位,今年前十個(ge) 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41947家,同比增長32.1%
開放則興(xing) ,封閉則衰。今天的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wei) 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更加自信、更加開放,在與(yu) 世界的深度互動中,不斷開辟合作共贏的新境界。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張勤 王琰 嶽群 丁雅妮 張歆 高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