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持續贏得國際“信任票” 中國市場“磁力”何在?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持續贏得國際“信任票” 中國市場“磁力”何在?
中新社記者 劉亮
2023年,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根據經合組織(OECD)最新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或將成為(wei) 自2020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最低的一年。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形勢下,2024年中國經濟會(hui) 怎麽(me) 走?中國市場對外資有哪些“磁力”?近期,諸多跨國企業(ye) 高管發聲,為(wei) 中國經濟投出“信任票”。
“世界工廠”的地位不變
“中國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仍將是‘世界工廠’”,羅蘭(lan) 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hui) 聯席總裁戴璞(Denis Depoux)近期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成熟的產(chan) 業(ye) 集群、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巨大的市場,是中國吸引外國投資者的“磁力”。近些年,許多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都是大型跨國公司投資、增資,包括化工、汽車、電子等許多行業(ye) 和領域,他們(men) 大都將中國視為(wei) 亞(ya) 洲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供應鏈基地。
“中國是強生公司在美國以外唯一一個(ge) 在各大業(ye) 務都設立了研發中心或研發部門的市場,也是強生重要的‘創新+發展’雙引擎。”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wei) 群說,當前,強生在上海、蘇州、西安、廣州、杭州等地建設並投產(chan) 了大型高端供應鏈生產(chan) 基地或研發中心,位於(yu) 蘇州的強生醫療科技園區還入列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燈塔工廠”。
在宋為(wei) 群看來,中國人口基數大,經濟韌性高,發展潛力強,民眾(zhong) 對高質量的醫療健康產(chan) 品和服務需求日益上升。“在強生的全球業(ye) 務版圖中,中國不僅(jin) 是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也是全新的創新戰略市場。”
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穩定器”
麵對近年來國際局勢的錯綜複雜,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兼中國區主席白睿明(Alf Barrioses)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全球供應鏈實際上一直在發展變化。近年來,得益於(yu)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目前,中國在電動汽車、太陽能等新興(xing) 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中已處於(yu) 領先地位。
“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是全球製造業(ye) 和貿易的重要支撐,也是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器。中國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基礎穩固,其韌性和完整性為(wei) 跨國企業(ye) 深化在華發展增添了信心。”白睿明說。
“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形成是為(wei) 了實現資源、技術、市場等要素的優(you) 化配置和共享,任何一個(ge) 環節的更改或中斷,都可能帶來連鎖反應。”GE醫療中國供應鏈總經理陳和強說,中國是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糧倉(cang) ”,為(wei) 全球製造業(ye) 發展持續輸送能量的同時,更在高端醫療製造產(chan) 業(ye) 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充滿變數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無法脫離世界單獨存在,世界也離不開中國”。
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確定性和可能性
尋求擴大公司業(ye) 務增長版圖,是不少跨國企業(ye) 錨定全球投資策略的一項重要考量。中國市場能為(wei) 外資提供更多的確定性和發展可能性是其持續吸引外資的關(guan) 鍵所在。
確定性蘊含在中國經濟穩健的基本麵之中。“我們(men) 對中國經濟增長充滿信心。”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曾順福表示,德勤預計2023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以上,2024年及以後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具備強大的經濟基礎,GDP增速穩定在5%左右對全球經濟增長的總體(ti) 貢獻仍然巨大。
在提供更多確定性的同時,更多發展的可能性也吸引外資駐足。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吳冬梅指出,麵對數字化和低碳的“雙轉型”挑戰,中國各行各業(ye) 對數字化技術解決(jue) 方案、綠色產(chan) 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戴爾的技術專(zhuan) 長與(yu) 此高度一致。對於(yu) 在華外企來說,這意味著廣闊而嶄新的機遇。
國際油氣行業(ye) 氣候倡議組織(OGCI)執委會(hui) 主席Bjorn Otto Sverdrup表示,中國在光伏、風電、電池、新能源汽車、核能等方麵已是全球領軍(jun) 者。中國在實現自身能源轉型的同時,也在幫助全球其他地方降低成本、轉變能源係統。世界需要繼續依賴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麵扮演成功的領路者角色。(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