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發力破解融資難題 強化綜合服務支持
信貸發力破解融資難題
要讓金融對民營經濟的支持與(yu) 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相適應。8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強化金融支持舉(ju) 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引導金融機構樹立“一視同仁”理念,持續加強民營企業(ye) 金融服務。
民企融資還差什麽(me)
經過各方的長期努力,民營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新增4.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9754億(yi) 元;民營企業(ye) 貸款新增6.7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6836億(yi) 元。
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務民營企業(ye) 仍存堵點。這其中既有共性問題,如短貸長用、信用評價(jia) 難、融資擔保難等,也有個(ge) 性問題,如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ye) ,其金融服務需求存在較大差異。
“短貸長用,就是企業(ye) 把短期限的貸款用在了長期限的生產(chan) 與(yu) 周轉中,期限錯配了,這不僅(jin) 會(hui) 給企業(ye) 經營帶來不利影響,還會(hui) 對銀行風險控製造成較大壓力。”《經濟日報》記者日前在廣西調研采訪時,多家商業(ye) 銀行相關(guan) 負責人均表示,“短貸長用”是當前民營企業(ye) 普遍麵臨(lin) 的困境。
此外,融資擔保仍存難點。以廣西柳州市螺螄粉產(chan) 業(ye) 為(wei) 例。該產(chan) 業(ye) 鏈上的經營主體(ti) 基本屬於(yu) 小微企業(ye) 或個(ge) 體(ti) 工商戶,普遍無資產(chan) 或輕資產(chan) ,缺乏足夠的抵押物,加之財務製度不夠健全,企業(ye) 的生產(chan) 、銷售數據無法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獲取,數據的真實性也難以被核查。這些因素引發了一個(ge) 問題——企業(ye) 較難通過自身資產(chan) 擔保的方式獲得銀行信貸資金。
除了共性問題,金融服務民營企業(ye) 還麵臨(lin) 一些個(ge) 性化難題。“民營企業(ye) 的群體(ti) 數量龐大,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ye) 所需要的金融服務也具有較大差異性。”中國工商銀行公司金融業(ye) 務部總經理張鋒說,為(wei) 了滿足民營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成長各階段的金融服務需求,該行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已落地了一批創新產(chan) 品。
據介紹,針對民營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難問題,工商銀行立足“國家級高新區創新積分評價(jia) 體(ti) 係”創新推出“積分貸”,把民營企業(ye) 的創新能力與(yu) 信用有效連接起來。針對缺乏資產(chan) 、研發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ye) ,工行已落地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專(zhuan) 利貸”,變“知識流”為(wei) “現金流”;針對供應鏈金融的“確權難”問題,運用物聯網技術,探索數據化訂單融資,降低對核心企業(ye) 的依賴。
加大信貸資源投入
此次《通知》明確了金融服務民營企業(ye) 的目標和重點。其中,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要製定民營企業(ye) 年度服務目標,提高服務民營企業(ye) 相關(guan) 業(ye) 務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加大對民營企業(ye) 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營企業(ye) 貸款占比。
“今年年初,工商銀行明確將2023年作為(wei) ‘金融服務民營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年’,提出了年度民營企業(ye) 貸款、有貸戶增長等服務目標,完善內(nei) 部激勵約束機製,建立健全民營企業(ye) 服務考評體(ti) 係,不斷提升民營企業(ye) 業(ye) 務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強化正向激勵和引導。”張鋒說,工商銀行改革了授權機製,將民營企業(ye) 的業(ye) 務審批權限更多下沉至二級分行,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ye) 的信貸服務效率。截至2023年10月末,工商銀行民營企業(ye) 融資總量超6萬(wan) 億(yi) 元,其中,民營普惠貸款近2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幅近40%。
《通知》還要求,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要健全適應民營企業(ye) 融資需求特點的組織架構和產(chan) 品服務,加大對科技創新、“專(zhuan) 精特新”、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等重點領域民營企業(ye) 的支持力度,支持民營企業(ye) 技術改造投資和項目建設,積極滿足中小微民營企業(ye) 的合理金融需求,優(you) 化信貸結構。
“廣東(dong) 民營企業(ye) 貢獻了全省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創新‘強引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dong) 監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為(wei) 此,該局引導轄內(nei) 銀行保險機構助力民營企業(ye) 技術突圍。一方麵,對高科技產(chan) 業(ye) 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另一方麵,探索科技企業(ye) 專(zhuan) 屬信貸模式。
“推動轄內(nei) 銀行機構拓寬擔保方式,探索開展預付款、應收賬款、存貨、倉(cang) 單等權利和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業(ye) 務,讓民營企業(ye) 的無形資產(chan) 具備造血能力。”上述負責人說,此外,持續推進知識產(chan) 權線上質押融資試點,實現轄內(nei) 20個(ge) 地市線上質押登記全覆蓋。
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也是金融服務民營企業(ye) 的重要舉(ju) 措。“截至2023年9月末,螺螄粉企業(ye) 首貸金額1.22億(yi) 元,占比新增貸款33.5%,投放信用貸款4.04億(yi) 元,占比螺螄粉全產(chan) 業(ye) 鏈貸款31.7%。”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柳州監管分局普惠金融科科長彭歡喜說,為(wei) 了提高螺螄粉產(chan) 業(ye) 的信用貸、首貸占比,柳州監管分局以“互聯網+稅務+金融”模式為(wei) 基礎,發揮納稅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體(ti) 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解決(jue) 螺螄粉企業(ye) 的融資難題。
強化綜合服務支持
相較於(yu) 小微企業(ye) 的“缺錢”問題,大中型民營企業(ye) 更多麵臨(lin) 綜合服務不足問題。“金融機構應聚焦服務的適配性,使金融供給更加契合民營企業(ye) 需求,更好滿足個(ge) 性化需求。”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廣東(dong) 監管局上述負責人說。
“由於(yu) 公司的海外銷售占比超四成,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國際化、資金效率提升、合規管理等方麵。”美的集團全球資金管理總監儲(chu) 旭說。2016年5月美的集團宣布,擬通過其境外全資子公司收購德國工業(ye) 機器人庫卡集團。為(wei) 了助力收購工作,工商銀行與(yu) 中國銀行、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等6家銀行組建了境外銀團。“在海外,我們(men) 還是更傾(qing) 向於(yu) 和中資銀行做業(ye) 務。”儲(chu) 旭說。
張鋒表示,大中型民營企業(ye) 的融資需求更靈活、更多元。為(wei) 此,工商銀行在集團內(nei) 部構建了“貸”“債(zhai) ”“股”“代”“租”“顧”六位一體(ti) 的融資服務體(ti) 係。今年以來,工商銀行積極落實監管部門支持民企融資“第二支箭”,通過承銷債(zhai) 務融資工具、債(zhai) 轉股以及並購貸款等方式,支持民營企業(ye) 融資規模超1000億(yi) 元。
綜合服務不隻是金融機構一家之事,還要以完善的配套政策作支撐。《通知》明確提出,優(you) 化融資配套政策,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其中,要完善民營企業(ye) 信用信息共享機製,健全風險分擔和補償(chang) 機製,強化應收賬款確權,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等。
“接下來,要營造金融與(yu) 民營經濟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廣東(dong) 監管局上述負責人說,該局將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出台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的相關(guan) 文件,引導金融機構做好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chan) 業(ye) 政策的傳(chuan) 導與(yu) 落實,充分運用各類貸款風險補償(chang) 政策,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部分民營企業(ye) 仍麵臨(lin) 經營發展困難,急需資金接續服務。為(wei) 此《通知》明確,鼓勵主辦銀行和銀團貸款牽頭銀行積極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對暫時遇到困難但產(chan) 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民營企業(ye) ,按照市場化原則,提前對接接續融資需求,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
“對於(yu) 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化旅遊等企業(ye) ,不盲目抽貸、斷貸、限貸,積極支持受困企業(ye) 。”張鋒說,對於(yu) 暫遇經營困難、但發展前景較好、有還款意願、吸納就業(ye) 能力強的企業(ye) ,積極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通過展期、續貸、再融資等方式,做好融資的接續安排,保障企業(ye) 運營資金需求。今年以來,工商銀行已累計向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化旅遊、養(yang) 老服務等接觸型服務業(ye) 投放貸款超1萬(wan) 億(yi) 元。
(郭子源 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