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超五成受訪小店店主認可開店是一種不錯的創業選擇

發布時間:2023-12-14 11:5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開一家屬於(yu) 自己的小店體(ti) 驗如何

  超五成受訪小店店主認可開店是一種不錯的創業(ye) 選擇

  調查說明

  今年5月起,本報發起“了不起的青春小店”尋訪調研,調研組探訪了全國60多個(ge) 城市的青春小店並對小店店主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226個(ge) 。樣本構成如下:

  年齡:平均年齡為(wei) 28.1歲。00後占38.9%,95後占21.2%,90後占12.4%,85後占9.3%,80後占10.2%,75後占8.0%。

  學曆:初中及以下占4.4%,高中/中職占16.4%,大專(zhuan) /高職占19.0%,本科占54.9%,碩博研究生占5.3%。

  所在地:一線城市占14.6%,二線城市占31.0%,三四線城市占33.6%,縣城或城鎮占16.8%,農(nong) 村占4.0%。

  開店年限:1年以內(nei) 的占33.6%,1-3年(不含)的占30.5%,3-5年(不含)的占13.3%,5-10年(不含)的占9.3%,10年及以上的占13.3%。

  另外,本報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發布了一項有1666名受訪者參與(yu) 的關(guan) 於(yu) 小店認知的調查。受訪者中,00後占22.8%,95後占21.1%,90後占33.8%,85後占12.0%,80後占10.3%;來自一線城市的占29.8%,二線城市的占40.3%,三四線城市的占20.9%,縣城或城鎮的占7.4%,農(nong) 村的占1.6%。

  ————————————

  作為(wei) 一名美食博主,福建三明的廖元清有著10餘(yu) 年的探店經曆。他發現,近一年自己的家鄉(xiang) 開起了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很多都是之前沒有的品類,而且大部分是年輕人開的。”廖元清還發現了許多開在社區中的特色小店。“現在年輕人開店有一種交朋友的感覺,與(yu) 顧客之間的關(guan) 係很像以前鄰裏之間的感覺。這些社區小店把人與(yu) 人的距離拉近了。”

  在南京工作的90後黃帥說,租房時,有小店的地方往往是他的第一選擇,“這些地方更有生活氣息,平時吃飯也更方便”。

  ————————————

  “23歲開家夢想小店”“95後裸辭創業(ye) 開小店”……如今,在社交媒體(ti) 平台上,許多青年創業(ye) 者分享開店的經曆。開一家屬於(yu) 自己的小店是一種怎樣的體(ti) 驗?中國青年報社調研組對全國60多個(ge) 城市226名小店店主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50.9%的受訪小店店主覺得開小店是一種不錯的創業(ye) 選擇,50.0%的受訪小店店主覺得開小店滿足了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與(yu) 此同時,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6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超八成(84.3%)受訪者喜歡逛小店。

  四成多受訪小店店主認為(wei) ,給自己“打工”更有動力

  來自湖南嶽陽的95後小夥(huo) 雷紅輝兩(liang) 個(ge) 月前在家鄉(xiang) 開了一家新中式茶飲店,這是他人生的第一家線下小店。他本是學機械維修安裝的,18歲從(cong) 職業(ye) 學校畢業(ye) 後,他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選擇,於(yu) 是隻身前往長沙創業(ye) ,從(cong) 網店開始做起。在雷紅輝看來,現在年輕人的思維比較活躍,許多人開小店是為(wei) 了給生活增添一些希望。

  32歲的田甜目前在成都運營一家花店,已經開店3年了。此前,她曾經在一家服裝店做銷售。比起上班時按照既定規則做事就可以,田甜覺得創業(ye) 更考驗自己的能力了,“什麽(me) 都自己做主,麵對客戶會(hui) 更自信一些。”創業(ye) 以來,田甜感覺幹活更有底氣,心態也更沉穩了。

  在調查中,奶茶咖啡店、餐館、便利店/小超市是受訪小店店主開設較多的小店類別。對於(yu) 開小店,50.9%的受訪小店店主覺得是一種不錯的創業(ye) 選擇,43.8%的受訪小店店主認為(wei) ,給自己“打工”更有動力,還有40.7%的受訪小店店主表示是一份更加靈活自由的工作。

  不僅(jin) 是小店店主認同自己的工作,普通大眾(zhong) 也正被小店帶來的煙火氣所感染。調查中,超八成(84.3%)受訪者喜歡逛小店。對於(yu) 小店主這種職業(ye) 選擇,50.7%的受訪者認同“給自己‘打工’,更有動力”,一線城市受訪者對此認同度更高(54.9%)。40.6%的受訪者認同開小店是一種不錯的創業(ye) 選擇,00後對此認同度更高(55.0%)。

  在南京工作的90後黃帥平時喜歡逛周邊的一些小店,最能提起他興(xing) 趣的是一些特色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店。平時租房時,有小店的地方往往是他的第一選擇,“這些地方更有生活氣息,平時吃飯也更方便”。

  他覺得現在年輕人之所以願意開一間小店,是為(wei) 了在時間上更自由,也能盡可能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他想等有了一定積蓄後,開一間類似音樂(le) 吧的小店,給大家提供一個(ge) 聚會(hui) 的空間,“我希望能創造一個(ge) 有品位、受年輕人喜愛的環境。”

  來自福建三明的美食博主廖元清則覺得,如今開小店的準入門檻在降低,但仍然不能盲目開店,如果沒有做好市場分析,沒有掌握一定的市場營銷知識,容易失敗。

  小店讓生活更便捷、充滿煙火氣

  黃帥發現,身邊已經有一些24小時營業(ye) 的小店,產(chan) 品質量、服務質量也越來越高,給周圍的居民帶來許多便利。

  作為(wei) 一名美食博主,廖元清有著10餘(yu) 年的探店經曆。他發現,近一年自己的家鄉(xiang) 開起了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很多都是之前沒有的品類,而且大部分是年輕人開的。”在探店過程中,他發現特色小店要麽(me) 環境特別,在裝修和裝飾上比較有格調和地域特色;要麽(me) 產(chan) 品比較特別,能夠滿足年輕人多樣化的需求。

  廖元清還發現,身邊有許多開在社區中的特色小店。“現在年輕人開店有一種交朋友的感覺,與(yu) 顧客之間的關(guan) 係很像以前鄰裏之間的感覺。這些社區小店把人與(yu) 人的距離拉近了。”

  大家會(hui) 用什麽(me) 詞匯來形容周邊的小店?數據顯示,“方便”(62.7%)、“實用”(47.4%)、“各有特色”(40.8%)是排名前三的關(guan) 鍵詞,除此之外,“有煙火氣”(40.6%)、“生活的一部分”(35.7%)也是受訪者形容小店的主要關(guan) 鍵詞。

  雷紅輝在長沙創業(ye) 的4年並不順利,今年回到家鄉(xiang) 嶽陽後,他一邊幫家裏做海鮮生意,一邊抽空考察新的項目,在觀察、調研了3個(ge) 月後,他才決(jue) 定開這家新中式茶飲店。這種養(yang) 生茶飲基於(yu) 中國傳(chuan) 統的養(yang) 生文化,講求與(yu) 自然協調、藥食同源。“結合國人飲茶的習(xi) 慣,將食材浸泡熬煮,再用奶茶的形式製成養(yang) 生茶飲,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喜好。”

  “許多特色小店正在發掘更多傳(chuan) 統的東(dong) 西。”廖元清發現,現在有的茶葉店不僅(jin) 賣茶葉,還會(hui) 深入挖掘茶文化、宣傳(chuan) 茶文化,拓展小店的文化教育功能。

  四川省內(nei) 江市資中縣的90後情侶(lv) 付月和黃玉在當地開了一家小吃店,主要做廣式糖水和四川當地的小吃。因為(wei) 對美食烹飪有著濃厚的興(xing) 趣,他們(men) 一直很想開一間屬於(yu) 自己的美食小店。小縣城的租金、人工成本都很低,這讓他們(men) 可以更加專(zhuan) 注地投入到做產(chan) 品上。隨著產(chan) 品的不斷優(you) 化,他們(men) 的顧客越來越多,口碑也逐漸累積起來,營業(ye) 額從(cong) 原來的200多元一天提升到1000多元一天。他們(men) 的夢想也正在實現。

  調查中,對於(yu) 小店的功能,50.0%的受訪小店店主覺得滿足了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49.6%的受訪小店店主覺得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了,44.7%的受訪小店店主表示創造了就業(ye) 崗位。在普通大眾(zhong) 的調查中,61.6%的受訪者覺得小店滿足了周邊居民日常生活需求,45.8%的受訪者覺得小店激發了新的消費活力。此外還有,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與(yu) 服務(38.4%),提供青年社交場所(31.6%),治愈情緒、放鬆解壓(31.3%)等。

  (應受訪者要求,田甜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吳欣宇 王誌偉(wei) 記者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