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內外專家齊聚長沙 共議智慧與綠色交通可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23-12-18 15: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12月18日電 (劉飄逸 張雪盈)12月16日至17日,智慧與(yu) 綠色交通可持續發展2023年國際產(chan) 學研用合作會(hui) 議在長沙舉(ju) 行,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產(chan) 業(ye) 界代表等160餘(yu) 人就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相關(guan) 科學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理工大學教授鄭健龍指出,公路基礎設施的智能建造是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新技術革命成果與(yu) 傳(chuan) 統公路基礎設施建養(yang) 技術的融合,是實現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舉(ju) 措。

  “由於(yu) 交通模式的時變性以及道路幾何形狀、意外事件、天氣等因素的影響,預測全路網的交通表現具有挑戰性。”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王印海在報告中分享了華盛頓大學智能交通應用和研究實驗室(STAR Lab)為(wei) 應對這一挑戰所做的研究工作,提出運用一種先進的深度神經網絡方法來預測路網交通表現,為(wei) 智慧出行提供決(jue) 策依據。

  路麵基礎設施促進了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大量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ti) 排放對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提出了全新挑戰。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教授尤占平認為(wei) ,隨著技術進步與(yu) 環保意識增強,橡膠瀝青材料大有可為(wei) 。“橡膠瀝青結合了廢舊輪胎的橡膠和傳(chuan) 統瀝青,形成了一種兼具環保與(yu) 耐用、性價(jia) 比高的新型道路鋪設材料。”尤占平說。

  針對傳(chuan) 統軌道巡檢中集中式數據分析能耗大、周期長等問題,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副教授錢於(yu) 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和邊緣計算技術,可為(wei) 軌道巡檢開發適用於(yu) 多維度多載具的自動巡檢、自主分析和智能安防係統,幫助軌道交通檢測係統升級,實現從(cong) 智能化到自能化的飛躍。

  會(hui) 上,長沙理工大學發起成立了公路交通行業(ye) 科產(chan) 教聯盟,並召開了聯盟第一屆理事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聯盟成員單位將在人才優(you) 培優(you) 選、承接國家示範性建設工程項目、承擔科技攻關(guan) 任務、共建技術研發中心、共建校企合作實習(xi) 實訓基地等方麵展開深度合作,共同促進科教協同、產(chan) 教融合。

  會(hui) 議期間還舉(ju) 辦了兩(liang) 場青年學者論壇,來自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美國奧本大學等高校的青年學者在論壇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