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大灣區,迸發新活力
編者按: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
這一年,廣東(dong)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廣東(dong) 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體(ti) 部署,全力抓好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百千萬(wan) 工程”、製造業(ye) 當家、“五外聯動”等重點工作。
回眸2023年,南方日報聚焦全省重點工作和百姓關(guan) 注熱點,策劃推出“我的2023”年終特別報道,以鮮活的個(ge) 體(ti) 敘事,記錄時代洪流變遷,展現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生機與(yu) 活力。
●南方日報記者 曾美玲 楊天智
正逢香港聖誕節假期,在這裏土生土長的黃家詠感覺到今年的節日氣氛格外濃厚。深港各口岸也迎來大批出入境客流,西九龍邊檢站出入境人數甚至打破了2018年口岸開通以來曆史紀錄。
不過,她沒太多心思享受聖誕假期。黃家詠的身份是香港貿發局市場推廣主任,今年剛派駐到廣州辦事處工作。在亞(ya) 洲國際博覽館,由香港貿發局舉(ju) 辦的“潮活11(Chill11)”大型聖誕藝墟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這幾天,她還帶了一群大灣區內(nei) 地青年來到香港,體(ti) 驗當地特色文化。
今年以來,內(nei) 地與(yu) 港澳人員往來全麵恢複,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提速,為(wei) 大灣區發展注入複蘇動力。重新流動起來的大灣區,迸發出更多蓬勃活力,展現了一片嶄新氣象。
“積攢的力氣全部釋放”
站在歲末年尾回顧2023年,黃家詠用“成長、挑戰、機遇”三個(ge) 關(guan) 鍵詞總結了這特別的一年。
在香港貿發局工作10年,黃家詠已是一名“資深員工”,但今年3月從(cong) 香港派駐到廣州辦事處工作後,她感到自己又成為(wei) 了一名“職場新人”。“當初選擇申請派駐廣州,正是看中粵港澳大灣區是一片潛力巨大的發展熱土。”她說。
今年以來,隨著內(nei) 地與(yu) 香港全麵恢複通關(guan) ,兩(liang) 地人文交流活動幾乎呈井噴狀態。“我們(men) 也要把過去三年停下來的很多活動重新辦起來,尤其是要重啟在大灣區的推廣工作,幫助香港商界把握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機遇下的商機。”3月剛抵達廣州辦事處的黃家詠,還來不及慢慢適應新工作、新生活,就接手了第一個(ge) 重大項目——籌辦5月舉(ju) 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論壇(SmartHK)”。
SmartHK是香港貿發局自2011年以來在內(nei) 地主要城市舉(ju) 辦的年度旗艦活動,此前曾因疫情停辦三年。“以前我在香港主要負責展覽活動,如今要在短短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策劃、執行這樣大型的論壇,是個(ge) 不小的挑戰。”她笑言。
幸運的是,黃家詠在廣州一方麵做好與(yu) 香港總部的聯絡工作,一方麵與(yu) 廣州辦事處的同事齊心協力,最終讓論壇順利得到多個(ge) 政府部門、機構、商會(hui) 及行業(ye) 協會(hui) 等合作夥(huo) 伴的支持,吸引了約2000名大灣區政商翹楚參與(yu) 。“越來越多內(nei) 地企業(ye) 希望通過香港市場‘走出去’,與(yu) 此同時,香港企業(ye) 也積極開拓內(nei) 地市場,這種趨勢為(wei) 兩(liang) 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和合作空間。”黃家詠說。
和黃家詠一樣,雲(yun) 舟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yun) 舟生物”)董事、副總經理黃銳也因為(wei) 兩(liang) 地恢複通關(guan) 而變得更加忙碌了,“仿佛要把三年來積攢的力氣全部釋放般”。
今年2月,黃銳來到香港與(yu) 子公司的夥(huo) 伴們(men) 見麵。當時他的內(nei) 心充滿喜悅:“久違了,香港!”
作為(wei) 一家麵向全球市場的“獨角獸(shou) ”企業(ye) ,雲(yun) 舟生物主要從(cong) 事基因遞送技術,在香港設立的子公司是他們(men) 輻射全球的“橋頭堡”。
恢複麵對麵交流後,黃銳明顯感覺到,整個(ge) 團隊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有些在電話裏沒辦法說清楚的問題都能及時解決(jue) 。今年以來,他保持著一個(ge) 月往返一次香港的節奏,與(yu) 子公司的聯絡更加緊密了。
“整個(ge) 行業(ye) 的節奏明顯加快。仿佛突然之間,大家都‘卷’了起來。”黃銳笑著說。
種種利好之下,雲(yun) 舟生物業(ye) 務大幅擴張,僅(jin) 今年一年時間,員工人數便由600多人增加至700多人,業(ye) 績也出現了40%—50%的增長。今年6月,雲(yun) 舟生物的科創板上市申請也獲得了受理。
“一個(ge) 二維碼實現兩(liang) 地自由穿梭”
在派駐廣州之前,黃家詠在2018年時偶爾會(hui) 因出差來到內(nei) 地。時隔五年再次來到廣州,並在這裏工作、生活了9個(ge) 多月後,她深深地感受到“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越來越便利。
來廣州前,她已在同事的推薦下,通過手機軟件挑好了廣州的住所。臨(lin) 出發前,她兌(dui) 換了幾百元人民幣現金。“不過那幾百元至今沒花出去,因為(wei) 這裏電子支付太方便了!”黃家詠說,今年有不少香港朋友北上遊玩,自己都會(hui) 推薦他們(men) 使用港版“支付寶”AlipayHK,不需在內(nei) 地開通銀行賬戶,也可實現跨境線下支付,匯率實時換算。
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隻要能使用支付寶掃碼的門店,均同時支持AlipayHK掃碼支付。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在廣東(dong) 省使用支付寶消費的港澳居民人次同比增長180%,港澳居民來粵逛吃逛玩已成為(wei) 日常,港澳居民在粵餐飲消費規模恢複至同期的2.2倍。7月至8月暑假期間,港人在深圳使用AlipayHK的日均交易量較前兩(liang) 個(ge) 月大增七成。
微信香港錢包數據也顯示,線下交易筆數自通關(guan) 首月至今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其中,三季度較二季度環比增長近4倍,其中8月較通關(guan) 首月增長超7倍。
雖然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轉移到了廣州,但黃家詠幾乎每月都會(hui) 搭乘高鐵回港探望家人。“我隻需要提前在手機上通過12306 App購票,然後拿著港澳居民來往內(nei) 地通行證(即‘回鄉(xiang) 證’)就可以進站乘車,一個(ge) 多小時就能直達香港,真的很方便。”
隨著軟硬聯通加速,大灣區跨境交通往來越來越便利。黃家詠扳著手指頭羅列今年以來的變化:“港車北上”自7月1日正式實施,符合條件的香港機動車車主“踩一腳油門就能到廣東(dong) ”;深圳福田到香港西九龍的高鐵列車頻次加密,下一步還將推行兩(liang) 地鐵路交通“公交化”;高鐵香港段開通新線連接江門、開平南等新站點,直達大灣區7市班次增至每日188班……
如今,那些需要往返港深兩(liang) 地的市民,走出家門、乘坐港鐵、從(cong) 西九龍到福田口岸、過關(guan) ,整個(ge) 過程1小時左右。而乘車支付方式也從(cong) “卡時代”進入“碼時代”,今年上半年深港公交地鐵都實現了掃碼乘車,一個(ge) 二維碼就能兩(liang) 地自由穿梭。
鄭媛在港工作多年,今年即將和香港男友結婚。12月,她的父母在她領證的那天飛到香港,見證了女兒(er) 的幸福時刻。隨後,她又帶上在香港買(mai) 好的龍鳳褂與(yu) 婚紗,回到浙江老家舉(ju) 行了婚禮。
雖然3年未歸,但家鄉(xiang) 的一切對她來說依舊熟悉。今年,她與(yu) 父母終於(yu) 不用隔著電話互相問候,也不用擔心在人生的重要時刻,家人無法陪在身邊。
“交流活動絡繹不絕,展現大灣區吸引力”
2023年,在大灣區這片沃土,各種交流正變得越發頻繁、密集。
香港貿發局在世界各地設有50個(ge) 辦事處,每年均會(hui) 組織各辦事處代表訪問團。今年6月底,訪問團選擇到訪南沙,黃家詠正是此次行程的組織者。
“這次訪問讓各海外辦事處代表更深入了解南沙的整體(ti) 規劃和企業(ye) 發展動態,大家收獲滿滿。最近,我還接到了美國洛杉磯辦事處代表的電話,他們(men) 說當地有企業(ye) 對南沙發展非常感興(xing) 趣,我們(men) 已經幫忙對接,對方將於(yu) 明年1月來南沙考察。”黃家詠說,今年以來,各種訪問、交流活動絡繹不絕,充分展現了大灣區的吸引力。
2022年7月,香港培僑(qiao) 中學的陳蔓琳同學收到了來自中國空間站——天宮的回信。今年11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訪港,其中一站便在培僑(qiao) 中學。也是在這次活動中,陳蔓琳在線下見到了自己的“太空筆友”、神舟十四號乘組指令長陳冬。
談起這件事,培僑(qiao) 中學校長伍煥傑十分高興(xing) 。他說,2003年,宇航員楊利偉(wei) 也曾到訪培僑(qiao) 中學,在學校栽下了一棵橡樹。“20年過去了,樹苗已經長大,我們(men) 學校也迎來了新一批航天員的到訪。這就像是一種傳(chuan) 承和鼓勵。”
今年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ya) 湘也來到培僑(qiao) ,開展了一場《數學漫談》的講座,從(cong) 數學的對稱比例之美、邏輯嚴(yan) 謹之真、幾何拓撲之趣、內(nei) 容抽象之難,講到數學家所需要的特質。“我們(men) 正大力發展創科,所以希望邀請院士來到學校,給同學以鼓勵。前兩(liang) 年隻能與(yu) 院士們(men) 線上交流,今年終於(yu) 可以請院士們(men) 與(yu) 同學們(men) 麵對麵接觸。”伍煥傑介紹,明年,培僑(qiao) 中學中四、中五的學生還將恢複疫情前的傳(chuan) 統,到廣東(dong) 、廣西、貴州各地遊學。
隨著流動加速,更多的可能性在未來徐徐展開。
12月,黃銳的妻子通過“優(you) 才計劃”,拿到了香港臨(lin) 時身份證。對這個(ge) 小家庭而言,廣州與(yu) 香港雙城的新生活即將來臨(lin) 。
策劃:王義(yi) 軍(jun) 郎國華
統籌:王溪勇 吳哲 袁佩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