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荊楚江淮雙線牽 合武高鐵構建武合1小時生活圈

發布時間:2024-01-03 13:26:00來源: 湖北日報

  1月2日,合肥至武漢高鐵(安徽段)啟動建設,這是繼去年5月23日湖北段啟動建設以來的又一標誌性時刻。隨著這條時速350公裏高鐵建成,未來武漢與(yu) 合肥之間將有兩(liang) 條高鐵通達。

  “非常方便,每周末我都回去。”小李是合肥人,如今在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工作。乘坐既有的合武線,不到2小時就可以從(cong) 武漢抵達合肥。

  既有的合武線連接武漢市與(yu) 合肥市,2009年4月1日開通,是湖北首條時速250公裏的高鐵線路,東(dong) 接寧合段,西接漢宜線,屬滬漢蓉鐵路中間路段。每年春運,數千趟動車組從(cong) 合武線呼嘯而過。

  有網友提出疑問,合肥至武漢再建一條高鐵是否有必要?對此,安徽省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部部長訾力解釋,原有的合武鐵路屬於(yu) 客運專(zhuan) 線,技術標準不高,開行時速250公裏,運行時間約2小時,而新建沿江高鐵合武段設計時速350公裏,技術標準進一步升級。建成通車後,合肥到武漢的通車時間將縮短至六七十分鍾。武漢與(yu) 合肥之間將構建1小時生活圈,極大密切武漢都市圈與(yu) 合肥都市圈的交流。

  武合雙城生活將變成現實圖景:早上吃完熱幹麵,坐上合武高鐵到合肥逛逛,中午在合肥吃一碗安徽板麵,然後坐上合武高鐵回家,將成為(wei) 可能。

  正在建設的合武高鐵線路起自合肥鐵路樞紐合肥南站,經安徽省六安市區及金寨縣,湖北省麻城市、紅安縣至武漢鐵路樞紐,經武漢天河站接入在建的滬渝蓉高鐵武漢至宜昌段。線路全長約360公裏,設計時速350公裏,共設武漢天河、合肥南等8座車站,建設工期為(wei) 4.5年。

  “毫無疑問,雙高鐵將帶來潛在商機,助推兩(liang) 地更加務實合作,也必將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加速發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認為(wei) ,合武高鐵作為(wei) 滬渝蓉高鐵的一部分,未來更重要的意義(yi) 是助推提升整個(ge) 中部地區與(yu) 東(dong) 部、西部的通勤效率。

  高鐵帶來的不僅(jin) 僅(jin) 是旅行時間縮短,更將帶來產(chan) 業(ye) 合作的“大蛋糕”。鐵四院合武高鐵總體(ti) 設計負責人鄭曉強認為(wei) ,湖北、安徽產(chan) 業(ye) 結構類似,合武高鐵將促進湖北、安徽兩(liang) 省在總部經濟、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智能製造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取得“1+1>2”的效果,推動形成長江經濟帶重要科教走廊、創新走廊、產(chan) 業(ye) 走廊。

  滬渝蓉高速鐵路,全線長約2100公裏,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主通道之一,是一條兼顧多重路網功能的高鐵路網“金腰帶”。其連接的長三角、長江中遊和成渝三大城市群,是我國最具發展活力、最有發展潛力的區域。

  目前,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合肥至武漢段、武漢至宜昌段、宜昌至涪陵段、成渝中線鐵路等5段已經開建。武漢樞紐直通線、涪陵至重慶段正在加緊籌劃。

  相關(guan) 報道>>

  高鐵穿城不降速 合武高鐵實現“選線自由”

  湖北日報訊 (記者左晨、通訊員張啟山)如何做到高鐵穿城不降速?1月2日,由鐵四院總體(ti) 設計的合肥至武漢高鐵(安徽段)啟動建設。在該項目中,鐵四院應用了自主研發的橋梁彈性約束裝置,解決(jue) 了多處曲線、大坡度段無法設置鋼軌伸縮調節器的難題,真正實現了“高鐵選線自由”。

  據介紹,傳(chuan) 統高鐵選線大跨度橋梁受軌溫調節器限製,隻能設置在直線、小縱坡線位上,極大限製了高鐵選線自由度。若要實現“高鐵穿城不降速”目標,滿足線路高平順性要求,往往造成巨大的拆遷量,甚至影響站位的最優(you) 選址。

  合武高鐵自東(dong) 向西橫穿武漢市區,沿線跨越高等級道路、鐵路、河流等80餘(yu) 處,需建設大量主跨120米至200米大跨橋梁。以合武高鐵府河特大橋為(wei) 例,線路在天河機場落地後,需短距離內(nei) 布設大跨橋梁跨越府河。

  如按照傳(chuan) 統方案,整個(ge) 設計線路呈直線,在跨越府河以及落地天河機場時,不僅(jin) 無法在最優(you) 位置設武漢天河站,而且拆遷量巨大。目前在線路設計中應用橋梁彈性約束裝置後,接入天河樞紐時可優(you) 選最佳線路方案,既減少了拆遷量,又滿足高速行車要求。

  鐵四院副總工程師嚴(yan) 愛國介紹,橋梁彈性約束裝置由支撐係統、彈性約束係統(相當於(yu) 在支座兩(liang) 邊加了兩(liang) 個(ge) 活動彈簧)、可調限位係統三部分組成,可減小橋梁梁端溫度伸縮變形,解決(jue) 大跨梁橋必須設置鋼軌伸縮調節器的難題,消除線路在大跨梁橋上直線、小縱坡技術限製的同時,能夠明顯降低橋梁墩高,節省投資。在合武高鐵設計中,武漢城區有10處類似選線難題均能通過該裝置解決(jue) ,成為(wei) 合武高鐵以最優(you) 路線穿越武漢市區的製勝法寶。

  據悉,鐵四院橋梁彈性約束新裝置的發明與(yu) 應用成套技術被評為(wei) “2023年中國工程建設十大新技術”。該技術已成功應用於(yu) 杭溫高鐵、昌九高鐵、合武高鐵等項目中,讓高速鐵路選線設計及橋式選擇更加靈活,為(wei) 高鐵引入超大城市建成區,構建“海陸空”聯運的交通大格局,提供了技術支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