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生態環境治理融資難 中國官方推動治理與產業開發有效融合
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等4部門日前印發《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實施導則(試行)》的通知。生態環境部有關(guan) 負責人3日解讀該政策時指出,依靠產(chan) 業(ye) 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的投入,有效緩解政府投入壓力,有效破解了生態環境治理融資難的瓶頸。
EOD模式是通過產(chan) 業(ye) 鏈延伸、組合開發、聯合經營等方式,推動公益性較強的生態環境治理與(yu) 收益較好的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有效融合、市場化運作、可持續運營,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經營收益,以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內(nei) 部化的創新性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有利於(yu) 積極穩妥推進生態產(chan) 品經營開發,推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有效實現。
該負責人指出, EOD模式是生態環境治理模式的重大創新。生態環境治理屬於(yu) 公益性事業(ye) ,投入主要來源於(yu) 政府財政資金,麵臨(lin) 著總體(ti) 投入不足、投融資渠道不暢、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EOD模式將生態環境治理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開發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緩解了政府投入壓力,並有利於(yu) 企業(ye) (社會(hui) 資本)和金融機構參與(yu) 項目投入。
據悉,生態環境部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創新工作,指導黃河流域47個(ge) EOD項目進入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chu) 備庫並向金融機構推送,總投資2711.2億(yi) 元(人民幣,下同),融資需求1782.1億(yi) 元。截至2023年5月底,已有17個(ge) 項目獲得金融機構支持,授信金額250億(yi) 元,發放貸款120.5億(yi) 元。
該負責人強調,要充分銜接本地區現階段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切實發揮生態環境治理對產(chan) 業(ye) 開發的增值作用。試點期間,以推進項目落地、總結實施經驗、健全管理製度為(wei) 重點,強化項目質量,不追求項目數量和規模,嚴(yan) 格落實EOD項目實施要求,對各地開展數量進行嚴(yan) 格控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