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基層醫療“輸血”“造血”並舉 民眾家門口看病更便捷
中新網海南澄邁1月9日電(記者 張茜翼)8日下午,一名50多歲的冠心病血管慢性閉塞病變患者在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澄邁分院(下稱“海醫二附院澄邁分院”)成功地進行手術,術後反應良好。
去年之前,這在該院是不可能完成的手術。2023年8月,澄邁縣人民政府與(yu) 海醫二附院簽署托管澄邁縣人民醫院協議,海醫二附院共派出醫療、護理專(zhuan) 家23人次,柔性引進專(zhuan) 家9人次到澄邁縣人民醫院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科室開展工作,較大地提升了當地醫療水平。
近年來,海南省優(you) 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輸血”與(yu) “造血”並舉(ju) ,民眾(zhong) 家門口看病越來越便捷。
記者從(cong) 海南省衛健委了解到,海南實施省屬三級公立醫院下沉幫扶市縣醫院行動計劃,將除了海口、三亞(ya) 、儋州的16個(ge) 市縣劃分為(wei) 東(dong) 部、中部、西部三個(ge) 片區,分別由三家省屬三級公立醫院通過托管或技術幫扶所負責片區的縣級綜合醫院,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截至2023年度,這三家公立醫院已選派199名優(you) 秀人才進駐市縣醫院開展幫扶工作。
“以前我看病去過海口、三亞(ya) 的多家三甲醫院,交通輾轉,就醫等待時間長。現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專(zhuan) 家,方便多了!”家住定安縣的74歲慢阻肺患者葉先生,當日在海南省人民醫院定安分院接受治療後說。
記者在采訪時看到,海南省人民醫院的醫生正在使用5G物聯網技術對分院住院患者進行遠程查房。
托管和幫扶後的縣級綜合醫院醫療技術服務能力有了較大提升。
在海醫二附院的幫扶下,澄邁縣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正式啟用,已開展介入檢查及治療手術400多台,如冠脈支架置入術、全腦血管造影術、腦血管支架植入術、急性腦梗血管內(nei) 取栓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經頸靜脈門體(ti) 分流術等,填補了當地大量技術上的空白。
海南省人民醫院定安分院則開展了足踇外翻矯形手術、經內(nei) 鏡食管狹窄探條擴張術、連續性腎髒替代治療、橫向骨搬運技術等11項新技術新項目,實現定安縣多個(ge) 零的突破。
海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nei) 分泌科主任醫師陳益耀派駐到定安縣人民醫院之後,開展“傳(chuan) 、幫、帶”技術幫扶,組建健康管理中心,讓之前需要到海口等地體(ti) 檢的定安民眾(zhong) ,在這裏就可以實現一站式體(ti) 檢。
海南患者“小病不進城”的願望在逐步實現。2023年8月至10月,海醫二附院澄邁分院門診量為(wei) 69740人次、住院人數6083人次,同期增長41%和18.14%。(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