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供暖季,能源保供有底氣
每年冬季,中國北方地區進入采暖季,南方地區居民取暖用電需求攀升,能源保供進入關(guan) 鍵時期。
這個(ge) 供暖季,全國能源供應保障情況如何?煤、電、氣等主要能源供應能否滿足居民需求?
電力供應總體(ti) 穩定
最強寒潮來襲——入冬以來,國內(nei) 多地出現大範圍強雨雪天氣。氣溫走低,對能源電力供應和保暖保供帶來較大影響。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2023年12月17日,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2.42億(yi) 千瓦、用氣量14.23億(yi) 立方米,分別比上一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萬(wan) 千瓦、1.08億(yi) 立方米,創下供暖季曆史新高。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預計,迎峰度冬期間全國電力供應總體(ti) 有保障,但西北、華東(dong) 、西南、南方區域的部分省份保供壓力較大,其中雲(yun) 南存在一定電量缺口,內(nei) 蒙古西部局部時段存在一定電力缺口,陝西、甘肅、青海等地電力供應較為(wei) 緊張。
麵對極端天氣挑戰,能源企業(ye) 加強電網運行檢修,確保民生用能穩定。
2023年12月15日夜間,冀北地區氣溫降至零下30攝氏度。為(wei) 應對強雨雪天氣,國網冀北超高壓公司運用衛星預警、無人機作業(ye) 、人工特巡等立體(ti) 化巡檢模式,對500千伏北京環網、西電東(dong) 送、北電南供等輸電大通道開展全天候、不間斷跟蹤巡護。
往南走,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桂林興(xing) 安供電局白石供電所工作人員最近忙著對10千伏漠長洲線路機關(guan) 農(nong) 村台區配電變壓器實施消缺輪換,以確保冬春季用電高峰期間可靠供電。南方電網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迎峰度冬期間,廣東(dong) 、廣西、雲(yun) 南、貴州、海南五省區用電需求保持平穩增長,南方電網統調最高負荷預計將達2.17億(yi) 千瓦,同比增長9.5%。
“為(wei) 確保做好迎峰度冬電力保供工作,我們(men) ‘早啟動、早布置、早落實’。2023年12月中旬出現大範圍寒潮以來,密切跟蹤氣候變化和供需形勢變化,積極采取煤電增發、增供天然氣、水電短時增發、省間互濟支援等措施,全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力可靠供應。同時,做好供電服務工作,主動服務重大項目、產(chan) 業(ye) 園區用電需要,最大限度保證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點行業(ye) 、重要用戶用電穩定,優(you) 先保障居民生活用電。”南方電網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為(wei) 應對迎峰度冬期間電力負荷增長趨勢,國家能源局著力強化供需預警與(yu) 研判,推動化解局部地區供應緊張風險。杜忠明介紹,國家能源局按照“一省一策”指導電力供應緊張和偏緊地區做好供應保障工作;保障煤炭產(chan) 量維持高位;推動電源電網項目加快建設;督促電網企業(ye) 充分發揮電網統籌配置功能;督促各地提升需求側(ce) 響應能力,優(you) 化有序用電預案並開展實戰演練,確保民生和重點用戶用電。
煤炭保供量足價(jia) 穩
迎峰度冬期間穩定的電力供應,離不開煤炭作為(wei) “壓艙石”的重要保障作用。
在寧夏靈武,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ye) 棗泉煤礦130205綜放工作麵,隨著采煤機徐徐開轉,大塊煤炭滾落在“煤溜子”上,乘著運輸皮帶奔向煤倉(cang) 。“2023年12月以來,寧夏進入迎峰度冬關(guan) 鍵期,我們(men) 加大馬力保煤炭生產(chan) 。這個(ge) 工作麵每天能生產(chan) 9130噸原煤,產(chan) 出的煤再運往發電企業(ye) 和供暖企業(ye) 。”寧夏煤業(ye) 棗泉煤礦副礦長梅曉虎說。
在山西朔州,中煤平朔集團東(dong) 露天礦,國內(nei) 首台無人值守的大型露天礦用鑽機24小時不間斷運行,每天完成超1200米進尺。中煤平朔集團東(dong) 露天礦總工程師邵賓介紹,截至目前,東(dong) 露天礦單日最高原煤產(chan) 量已突破11萬(wan) 噸。
煤炭生產(chan) 馬不停蹄,保運輸也刻不容緩。在河北滄州,大量煤炭在黃驊港港口卸車裝船,一派繁忙。2023年12月13日,黃驊港煤炭年下水量較上一年提前9天完成20024萬(wan) 噸,連續4年突破2億(yi) 噸大關(guan) 。
“進入供暖季以來,全國煤炭產(chan) 量保持高位,日均發電量255.6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8.7%。”李超說,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億(yi) 噸以上、可用26天。全國煤電非計劃停運和出力受阻容量處於(yu) 曆史同期較低水平。
國內(nei) 煤炭生產(chan) 供應有序推進的同時,煤炭進口量大幅增加,也為(wei) 保供應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份,全國生產(chan) 原煤3.9億(yi) 噸,同比增長3.8%,增速比9月份加快3.4個(ge) 百分點,日均產(chan) 量1254萬(wan) 噸;進口煤炭3599萬(wan) 噸,同比增長23.3%。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劉濤表示,目前,煤炭供需形勢總體(ti) 穩定,迎峰度冬期間煤炭價(jia) 格處於(yu) 合理區間,電煤庫存保持曆史高位。下一步,將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加快建設山西、蒙西、蒙東(dong) 、陝北和新疆煤炭綠色轉型供應保障基地,優(you) 化煤炭生產(chan) 開發布局;推動煤炭價(jia) 格穩定在合理區間,煤炭產(chan) 量保持高位;拓展與(yu) 煤炭資源大國合作,穩定煤炭進口;緊盯東(dong) 北、兩(liang) 湖一江、西南等區域,有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區域性煤炭供應偏緊局麵。
清潔供暖大顯身手
不僅(jin) 要確保溫暖過冬,還要保障“清潔過冬”“綠色過冬”。作為(wei) 清潔取暖的重要能源,天然氣的供應情況備受關(guan) 注。
在山東(dong) ,國家管網山東(dong) 省公司針對煙台威海地區強冷流降雪天氣,紮實做好冬防保溫各項工作,嚴(yan) 防寒冷天氣導致設備發生冰堵、凍脹,確保能源動脈安全平穩運行。僅(jin) 在一周內(nei) ,累計向煙台威海地區輸送天然氣1794萬(wan) 立方米,守護沿線群眾(zhong) 溫暖度過極端天氣。整個(ge) 供暖季期間,進入國家管網集團天然氣管網輸送的資源總量預計將超1000億(yi) 立方米,進口管道氣、國產(chan) 氣、液化天然氣(LNG)外輸、儲(chu) 氣庫采氣規模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將全力保障高峰時段頂峰供應充足。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nei) 天然氣生產(chan) 保持平穩,進口增速加快。2023年1—10月份,全國生產(chan) 天然氣1896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6.1%。進口天然氣9651萬(wan) 噸,同比增長8.8%。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司長劉紅表示,預計供暖季期間天然氣供應形勢總體(ti) 平穩,國產(chan) 氣持續較快增長,進口氣穩中有增,全國天然氣資源量總體(ti) 充足,能夠保障市場用氣需求。
除了常見的天然氣供暖,近些年,核能供熱、“光伏+供暖”等清潔取暖模式在中國多地推廣開來。
全球最大規模燃機煙氣餘(yu) 熱利用項目近日在中國華能集團北京熱電廠投產(chan) 。該項目新增零碳供熱麵積750萬(wan) 平方米,每年可節省天然氣8000萬(wan) 立方米,可滿足9萬(wan) 多戶家庭供熱需求。在河北,地下高溫水的“熱”被提取出來,作為(wei) 熱源供冬季取暖利用。相較傳(chuan) 統燒煤等取暖手段,這種用地熱能供暖的方式不僅(jin) 環保效益高,也經濟實惠不少。
“地熱能是一種存在於(yu) 地球內(nei) 部岩土體(ti) 、流體(ti) 和岩漿體(ti) 中,可為(wei) 人類開發利用的熱能。根據埋藏深度,地熱能通常分為(wei) 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資源和幹熱岩。這種能源不僅(jin) 能實現冬季取暖,還能用於(yu) 夏季製冷。”中國石化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這個(ge) 供暖季,中國石化地熱供暖能力超9500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加15%,可為(wei) 北京、天津、陝西等11個(ge) 省份的百萬(wan) 餘(yu) 戶居民提供清潔供暖服務,年減排二氧化碳約470萬(wan) 噸。
“從(cong) 供暖季能源保供總體(ti) 形勢看,入冬以來全國能源保供總體(ti) 形勢良好,各項工作平穩有序,群眾(zhong) 用能需要得到較好保障。”李超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協調,切實做好供暖季能源保供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
廖睿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