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山西省政協委員出四招
中新網太原1月25日電 (記者 李庭耀)10年間,山西省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邁上10000元、15000元兩(liang) 個(ge) 台階,達到如今的17677元。25日,正在進行的山西兩(liang) 會(hui) 上,山西省政協委員、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姚繼廣建議,要把農(nong) 民增收擺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高度,通過產(chan) 業(ye) 帶動、就業(ye) 拉動、改革驅動、政策聯動,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
產(chan) 業(ye) 帶動增加經營淨收入
“山西省農(nong) 民收入與(yu) 全國的差距主要在經營淨收入上,這是我省農(nong) 民增收最大的短板。”姚繼廣告訴記者。
“一些農(nong) 民收入較高的地區,由產(chan) 業(ye) 拉動、農(nong) 民辦企業(ye) 帶動增收。”姚繼廣建議,山西應鼓勵基層發揮優(you) 勢、敢想敢幹,既能“有中創優(you) ”,也能“無中生有”,不斷壯大二、三產(chan) 業(ye) ,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推進糧經飼統籌、農(nong) 林牧漁並舉(ju) 、產(chan) 加銷貫通、農(nong) 文旅融合,讓農(nong) 民有事可做、有事願做、有錢可掙。
就業(ye) 拉動增加工資性收入
“還可以通過就業(ye) 拉動農(nong) 民增加工資性收入。”姚繼廣表示,應鼓勵基層積極發展各類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探索支持各類工商企業(ye) 到農(nong) 村注冊(ce) 發展,謀劃發展產(chan) 業(ye) 同步考慮就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就業(ye) 融合,支持幫助企業(ye) 穩定經營,讓農(nong) 民在家門口有業(ye) 可就、有工可做。
“幫助農(nong) 民就業(ye) ,還應提高農(nong) 民勞動技能。”姚繼廣說,應積極對接用工大市場,瞄準精細化、專(zhuan) 業(ye) 化的用工需求,錨定培訓、持證、從(cong) 業(ye) 、增收四率齊升,推動培訓持證一體(ti) 、增收增效同步,培育有素質、有技能的農(nong) 民。
同時,山西還可打造像“天鎮保姆”“呂梁山護工”一樣的勞務品牌,發揮勞務中介、在外能人的作用,幫助農(nong) 民敢於(yu) 外出、樂(le) 於(yu) 外出,靠技能就業(ye) 、長久增收。
改革驅動增加財產(chan) 淨收入
近期,四川德陽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出讓19.91畝(mu) ,出讓期限均為(wei) 50年,最終以222.99萬(wan) 元總價(jia) 成交,為(wei) 企業(ye) 項目落戶農(nong) 村打開通道,也為(wei) 集體(ti) 經濟增加財產(chan) 性收入。
姚繼廣建議山西積極爭(zheng) 取更多農(nong) 村改革國家試點,深化改革、大膽探索,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與(yu) 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jia) ,提高征收土地補償(chang) 標準,允許農(nong) 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依法依規轉讓或抵押貸款,完善農(nong) 村產(chan) 權交易市場,讓農(nong) 民的資產(chan) 、資源、資金流動起來。
政策聯動增加轉移淨收入
“目前農(nong) 民養(yang) 老金等相比於(yu) 城市仍然偏低。”姚繼廣建議,山西加大對農(nong) 民養(yang) 老、醫保、低保的保障力度,研究大幅提升農(nong) 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礎養(yang) 老金標準,切實兜牢防返貧底線,讓農(nong) 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ang) ,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