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背債人”可“躺賺百萬”? 或涉嫌騙取貸款罪
“職業(ye) 背債(zhai) 人”可“躺賺百萬(wan) ”?
黃牛以暴利攬人,“背債(zhai) 人”身背數百萬(wan) 房貸被“踢開”,律師稱“背債(zhai) 人”、黃牛、房產(chan) 中介、貸款中介等組成利益鏈條,或涉嫌騙取貸款罪
2023年12月15日,上海警方披露了一起涉案6000萬(wan) 元的房貸詐騙案。此案中,“背債(zhai) 人”、黃牛、房產(chan) 中介、貸款中介、銀行職員等輪番登台,合作演繹了一場利用“背債(zhai) 人”買(mai) 房騙貸套利的戲碼,最終,34名嫌疑人被警方抓捕歸案。
記者調查發現,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黃牛,通過私信等方式,以利誘攬“背債(zhai) 人”,“1個(ge) 月到手百萬(wan) ”“3到6個(ge) 月,到手500萬(wan) ”的承諾張口就來。而在這看似短期可以獲取暴利的背後,暗藏深坑,有人背負數百萬(wan) 貸款後被中介一腳踢開,有人被騙取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騙人者利用這些信息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背債(zhai) 人’一般選老光棍或絕症患者,年輕人很少有背債(zhai) 的。”一名黃牛告訴記者,這樣的人需要錢,而且沒有償(chang) 還能力,事後放款方也拿他們(men) 沒有辦法。
記者了解到,“背債(zhai) ”之前主要存在於(yu) 信用貸等領域,但最近幾年開始入局房貸。被忽悠“躺賺百萬(wan) ”而來的“背債(zhai) 人”身後,有專(zhuan) 門為(wei) “背債(zhai) 人”包裝身份的操作方和匹配資產(chan) 的中介公司,然後通過高評估的手段,購買(mai) 房產(chan) 套取貸款,再向銀行申請裝修貸、信用貸等套現,最終將巨額貸款甩鍋給無償(chang) 還能力的“背債(zhai) 人”。
河南理工大學副教授郭明傑認為(wei) ,當房價(jia) 下跌,房產(chan) 價(jia) 值低於(yu) 貸款餘(yu) 額時會(hui) 導致購房者難以變賣房產(chan) ,甚至需要賠付差額。市場就容易形成賣房人、職業(ye) 背債(zhai) 人與(yu) 中介之間的潛在交易模式。背債(zhai) 人現象存在多重負麵影響,會(hui) 導致金融係統中不良貸款增加、加劇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不穩定性、加劇社會(hui) 不平等、且會(hui) 涉及法律風險等。
實際價(jia) 值兩(liang) 百萬(wan) 房屋被評估為(wei) 五百多萬(wan)
李先生是上海房貸騙貸案中的“背債(zhai) 人”之一。
李先生告訴警方,2019年年底,他經黃牛介紹到上海從(cong) 事“背債(zhai) ”業(ye) 務。黃牛承諾,在他名下過戶一套房產(chan) ,房貸下來後,李先生可以拿走貸款金額的60%,年收入隻有三四萬(wan) 元的他,麵對巨額的回報,欣然同意。
由於(yu) 非本地戶籍隻有夫妻才能在上海取得購房資格,在談妥的第二天,李先生和妻子從(cong) 外地乘坐飛機抵達上海。按照中介的要求,夫妻倆(lia) 在上海新辦了銀行卡和電話卡,並將相關(guan) 材料交給中介後,便回老家等通知。
在選定好李先生這位“背債(zhai) 人”的同時,中介也在尋找合適的房產(chan) 。
上海的徐女士,因資金周轉,急於(yu) 出售位於(yu) 青浦區的一套199平方米的頂層複式房。由於(yu) 該房屋位置偏僻,且麵積較大,在掛牌後一直無人問津。後來,房產(chan) 中介沈某主動找上了她。
徐女士說,當時沈姓中介稱,他們(men) 公司要以員工的名義(yi) ,把房產(chan) 收下來。因為(wei) 公司需要資金,不能把錢用到首付款上,所以需要她配合把房子的評估價(jia) 做高。
“做高房產(chan) 的價(jia) 格,銀行能通過審批嗎?銀行是要做資產(chan) 評估的。”徐女士當時提出了質疑,但是中介告訴她,她隻需要配合簽字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而且銀行的放款最終會(hui) 到她的銀行卡內(nei) ,不需要有顧慮。
徐女士稱,她當時的心態是,隻要把她應得的房款給到位就行,銀行多貸出的錢,她願意退還給中介沈某。
雙方談攏之後,李先生再次被中介喊到上海,雙方配合簽訂了房屋買(mai) 賣合同,並辦理了申請房屋貸款的相關(guan) 手續。
據警方查實,實際價(jia) 值隻有253萬(wan) 元的房子,被評估為(wei) 550萬(wan) 元,最終從(cong) 銀行貸出了357萬(wan) 元,除了徐女士應得的房款及繳納的各類稅費外,中介仍獲利85萬(wan) 元。這些錢,最終被房產(chan) 中介、貸款中介、黃牛等人瓜分,而李先生隻拿到了一萬(wan) 元。
警方對當地房屋成交價(jia) 明顯虛高的交易進行了梳理,發現有11套房產(chan) 涉嫌貸款詐騙,涉案總金額超過6000萬(wan) 元。警方調查發現,這一係列非法交易,僅(jin) 靠房產(chan) 中介是不可能完成的。
2023年6月,警方將涉案的34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據房產(chan) 中介沈某交代,能順利申請到貸款,都是由貸款中介通過做假材料和買(mai) 通銀行放貸的工作人員,完成高評估套取的。
涉案的銀行員工供述,按照正常流程,房屋的價(jia) 值需要評估公司先進行評估,而在這起操作中,卻本末倒置。她提前將雙方簽訂的成交價(jia) 為(wei) 550萬(wan) 元的房屋買(mai) 賣合同,發給了評估公司,讓其按照合同價(jia) 進行評估,最終通過了銀行審核。
黃牛發“月入百萬(wan) ”廣告招攬人
類似李先生的“背債(zhai) 人”,都是衝(chong) 著黃牛許諾的“躺賺百萬(wan) ”而加入的。
黃牛藍旭東(dong) 的朋友圈裏,發布了大量招募“背債(zhai) 人”的消息,多數消息都配上了一張副駕駛座位擺放的數十萬(wan) 元現金的照片。
“直背400(萬(wan) ),純白戶、花戶都行,年齡25到45歲”“做商品房,一個(ge) 月到手40萬(wan) ,後期可以配大額企業(ye) ,300(萬(wan) )到400(萬(wan) )”。2023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藍旭東(dong) 每隔幾天,就放出一條類似的消息:“年前最後一批,趕上能過個(ge) 肥年。”
1月7日,藍旭東(dong) 在看過記者的征信報告後,稱有個(ge) “口子”(貸款渠道)適合做:河北一套別墅,背完能拿到200萬(wan) 左右,如果後期願意配合,還能繼續做企業(ye) 貸款,掙更多的錢。
另有黃牛向記者介紹的背債(zhai) 路徑,也與(yu) 藍旭東(dong) 相似。可做一筆信用貸款,掙筆小錢,其間操作方會(hui) 為(wei) 背債(zhai) 人繳納社保、公積金等進行身份包裝,過戶房產(chan) 並繼續貸款。如果背債(zhai) 人願意配合的周期長,還能通過公司,做大交易流水,進行企業(ye) 貸,“一般需要3到6個(ge) 月,能拿四五百萬(wan) 。”
山東(dong) 的紀方曾是兩(liang) 家飯店的老板,2021年,飯店倒閉,身負百萬(wan) 貸款。因為(wei) 自己征信出現問題無法背債(zhai) ,他開始幫“操作方”介紹“背債(zhai) 人”。
紀方稱,他的規矩是自己拿走5個(ge) 點的提成,剩下的分給找來“背債(zhai) 人”的下線,下線則會(hui) 根據與(yu) “背債(zhai) 人”談好的分成比例,拿走多餘(yu) 部分。目前,他幹這一行兩(liang) 年多,已經有了10多個(ge) 下線。
“5個(ge) 點已經不少了,不能太貪,容易出事。”紀方稱,如果套出的貸款是300萬(wan) ,那他就有15萬(wan) 的提成,“我今年做成10多單,掙了不到一百萬(wan) 。”
紀方稱,記者也可以做他的下線,去網上找“背債(zhai) 人”,或者到農(nong) 村鄉(xiang) 鎮去找,“一般願意背債(zhai) 的都是好吃懶做的人,或者老光棍,背債(zhai) 管吃管住還有錢賺,有人願意配合。”
藍旭東(dong) 也表示,最好是找癌症患者或者老光棍,他們(men) 需要錢,背完債(zhai) 後,放款方也拿他們(men) 沒辦法,“但年輕人願意背債(zhai) 的不多。”
河南南陽的梁女士曾被騙去背債(zhai) ,她告訴記者,她曾與(yu) 十多位背債(zhai) 者接觸,發現大多數人年齡在40歲以上,有些人甚至頭腦都不清楚,也被安排做貸款。操作方會(hui) 根據他們(men) 各自情況做不同類型的貸款,“就是把人圈起來,能貸多少是多少。”
“背債(zhai) 人”所有個(ge) 人信息交給黃牛和中介
給“背債(zhai) 人”過戶房產(chan) 騙貸,背後有多深的坑?
1月8日,河南鄭州一位房產(chan) 中介告訴記者,給“背債(zhai) 人”過戶房產(chan) 騙貸,至少有3層獲利空間。第一層是通過提高評估房價(jia) 的手段,“零首付”或者“負首付”買(mai) 房;房子到手之後,就可以申請裝修貸,裝修貸一般是20萬(wan) 到30萬(wan) 元,操作得當的話,可以同時拿到兩(liang) 三家銀行的裝修貸款;第三層則是“背債(zhai) 人”有了房子之後,銀行會(hui) 認為(wei) 他有資產(chan) ,個(ge) 人信貸或信用卡的批複額度也會(hui) 變高。
在上海警方披露的騙貸案件中,“背債(zhai) 人”李先生不僅(jin) 背上了550萬(wan) 元的房貸,還額外背上了100多萬(wan) 元的信用貸:中介瞞著李先生,用其個(ge) 人資料還辦理了信用貸和信用卡,套現一百多萬(wan) 。案件中,其他背債(zhai) 人也遭遇了同類情況。
“背債(zhai) 的錢,不是這麽(me) 好拿的,就去配合貸個(ge) 款,人家憑啥給你二三百萬(wan) 。”一位黃牛表示,社交平台上,有很多都是騙子,收走“背債(zhai) 人”的銀行卡後用於(yu) “跑分(洗錢)”等違法活動。即使沒有被騙去“跑分”,在實際操作中,“背債(zhai) 人”往往也處於(yu) 利益鏈的最底層,被當作“工具人”使用,最終並不能拿到曾被許諾的巨款。
45歲的郭五書(shu) 此前在老家洛陽靠做短工糊口。2022年,他經人介紹到鄭州,說可以幫他貸幾十萬(wan) 元,讓他做生意用。郭五書(shu) 在數月內(nei) 多次到鄭州配合貸款,可最終未能拿到一分錢。
郭五書(shu) 稱,他做完車貸後,問中介要錢,中介讓他等等,之後中介又在他名下過戶了鄭州市中原區桐柏路一套150平方米的房產(chan) ,並辦理了貸款。他又問中介要錢,還是一分沒給。
事後,當警方傳(chuan) 喚他時,才得知這夥(huo) 中介是在利用他的信息進行貸款詐騙。目前他的名下有160萬(wan) 元的逾期貸款,“如今,這些貸款都背在我名下,根本就還不起。”
“背債(zhai) 時,需要你提供征信報告、大數據報告、身份證、銀行卡、戶口簿甚至結婚證,等於(yu) 你的所有個(ge) 人信息,都掌握在黃牛和中介手裏,他們(men) 利用這些信息,在你不知情下就可以做很多事。”一位金融行業(ye) 的從(cong) 業(ye) 人士稱。
“背債(zhai) 人”以征信換取高額收益
1月8日,鄭州一位房產(chan) 中介向記者介紹,由於(yu) 房價(jia) 下跌,市場低迷,導致高價(jia) 購房的房東(dong) 難以出手房產(chan) ,特別是城市郊區的房子,在交易時,房東(dong) 可能還要倒貼錢。這種現象下,出現了“背債(zhai) 人”入局樓市的情況,他們(men) 幫房東(dong) “解套”,並通過高評估的手段謀取利益。
2023年12月,某國有大型銀行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在當前房屋掛牌價(jia) 格有“水分”的情況下,銀行對於(yu) 房產(chan) 的評估也需要更加保守。目前,部分銀行已經在手機銀行上開發了關(guan) 於(yu) 房產(chan) 價(jia) 值評估的軟件,評估價(jia) 格相對來說是比較保守的,能夠作為(wei) 輔助參考。
日前,河南理工大學副教授郭明傑聯合張帆發表在《新理財》期刊的《透過“背債(zhai) 人”現象探析房地產(chan) 行業(ye) 調控的邏輯》文章指出,當房產(chan) 市值低於(yu) 債(zhai) 務餘(yu) 額時,房子就會(hui) 出現有價(jia) 無市的局麵,市場自發形成了“房奴”“職業(ye) 背債(zhai) 人”與(yu) 中介之間潛在的交易模式,套取利益。
文章稱,對於(yu) 中介來說,幫助“背債(zhai) 人”完成征信活動,促成賣房活動可以獲取不菲的傭(yong) 金。對於(yu) “房奴”來說,通過中介、“背債(zhai) 人”賣出房屋,可以減少經濟損失。對於(yu) “職業(ye) 背債(zhai) 人”來說,以征信換取高額收益,也可獲利。
1月10日,郭明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本質上看,“背債(zhai) 人”現象是一種扭曲的委托代理關(guan) 係,賣房人通過合法手段規避風險,但是會(hui) 對正常的社會(hui) 秩序造成極大的傷(shang) 害,如導致金融係統中不良貸款增加、加劇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不穩定性、加劇社會(hui) 不平等。因此,房地產(chan) 行業(ye) 調控首先應該壓縮政策套利的空間,防止房地產(chan) 市場過度泡沫化向金融體(ti) 係傳(chuan) 導,避免給經濟帶來傷(shang) 害。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說,根據刑法相關(guan) 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騙取貸款罪。該案中,“背債(zhai) 人”、黃牛、房產(chan) 中介、貸款中介等組成利益鏈條,惡意套取銀行貸款,最終將給放貸方造成損失,涉嫌騙取貸款罪。
付建分析認為(wei) ,“職業(ye) 背債(zhai) 人”作為(wei) 違法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明知自己沒有償(chang) 還貸款的能力,仍配合相關(guan) 人員騙取貸款,不僅(jin) 涉嫌犯罪,還需要承擔償(chang) 還貸款的部分責任。
(文中藍旭東(dong) 、紀方、郭五書(shu) 為(wei) 化名)
(新京報記者 程亞(ya) 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