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青網評:從“年味兒”裏窺見“泉州名片”

發布時間:2024-02-01 17:34: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蒼官影裏三洲路,漲海聲中萬(wan) 國商。”泉州作為(wei) 宋元與(yu) 世界對話的窗口,曆經千年,文脈悠長,不僅(jin) 繪就了古刺桐城“市井十洲人”的社會(hui) 盛景,也開辟了“梯航萬(wan) 國”的海洋文明之路。

  近日,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何以中國·向海泉州”網絡主題活動在福建泉州舉(ju) 行。嘉賓圍繞“耕海千帆競”“刺桐萬(wan) 國商”“古厝吐新生”“愛拚才會(hui) 贏”四個(ge) 篇章,從(cong) 泉州人耕海不息、向海而興(xing) ,講到泉州海洋商貿繁榮進取、中華文明開放包容,從(cong) 非遺文物和非遺傳(chuan) 承,講到泉州人銳意進取與(yu) 開拓精神,以“向海泉州”作答“何以中國”,盡顯泉州輝煌燦爛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春節是最具活力的文化因子,在這樣一個(ge) 特殊時間點,以千年古城泉州這個(ge) 海上絲(si) 綢之路起點為(wei) 樣本,講述文化傳(chuan) 承、互融互通,以及泉州人向海而行、向海圖強的故事,意義(yi) 非凡。從(cong) 沉浸式體(ti) 驗“簪花圍”穿梭市井之間,到“打卡”特色博物館深入了解海絲(si) 文化,再到看木偶戲聽南音感受千年非遺之美,泉州的風土人情、文化韻味直抵人心。

  據了解,泉州還將首次舉(ju) 辦“煙火鬧新春”民俗節,以及舞香龍、拔拔燈、炸佛、海神巡境、王爺出巡等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同時還有“尋龍記”、海絲(si) 蟳埔文化節、2024泉州非遺年貨節等一係列文旅主題活動。從(cong) “年味兒(er) ”裏窺見“泉州名片”,也從(cong) 這古樸的大街小巷裏感受年俗的多姿多彩、年文化的恒久魅力。文化遺產(chan) ,隻有融入現代生活,才能被更多人看到,也隻有讓古韻與(yu) 新潮相融,才會(hui) 讓全民參與(yu) 的佳節擁有更濃厚的文化味和煙火氣。

  文化習(xi) 俗有著很強的地域屬性,同時也是一個(ge) 地方民風、民情最樸素和直接的體(ti) 現,更是地方傳(chuan) 統文化重要的承載方式。泉州這座半城煙火半城仙的悠悠古城,三步一寺,七步一廟,有紅磚大厝,古街小巷。春節臨(lin) 近,不僅(jin) 泉州古城夜景處處流光溢彩,街頭巷尾也是張燈結彩,一片歡樂(le) 祥和的春節氛圍。

  “年味兒(er) ”的源頭在年俗,而年俗又因人們(men) 的傾(qing) 情參與(yu) 深化了年味兒(er) 。比如,南安英都鎮在正月初九舉(ju) 行的“拔拔燈”儀(yi) 式、晉江永和鎮山前村的“火把節”;比如在大門後擺上一根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寓意來年生活越過越甜;再比如人們(men) 新年送橘子、插“春枝”等等。還有很多約定俗成的年俗事項,諸如年初一祭祖、初二回娘家、初四接神、初五舀肥、初六隔機等,讓過年更莊重也更有活力。泉州的正月十五更是氛圍感拉滿,比如在洛陽鎮,有海神巡境,在天後宮一帶,會(hui) 舉(ju) 行“乞龜”儀(yi) 式。一個(ge) 個(ge) 形式各異的習(xi) 俗,讓春節有了更豐(feng) 富的儀(yi) 式感。人們(men) 從(cong) 這些或繁瑣或簡潔的習(xi) 俗中,感悟文化的浸潤力,體(ti) 味生活的幸福和滿足。

  其實,“年味兒(er) ”從(cong) 來不曾淡去,都藏在我們(men) 對傳(chuan) 統民俗細節的堅持中。借由“何以中國·向海泉州”活動,讓越來越多人了解這座城市逐浪前行、“愛拚敢贏”的故事,繼而走進這座城市,與(yu) 當地人共同體(ti) 味泉州年味,在南音嫋嫋、晉水湯湯的婉轉與(yu) 流淌裏,見證泉州城的自我更新成浩瀚的腳步不息,見證閩人與(yu) 海洋相擁逐夢的無限可能。(陸玄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