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催征正當時 更揚雲帆立潮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側記
一年春作首,萬(wan) 事行為(wei) 先。
2月18日,正月初九。農(nong) 曆甲辰龍年上班第一天,廣東(dong) 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在深圳召開,聚焦促進產(chan) 業(ye) 和科技互促雙強,全麵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描繪廣東(dong) 現代化建設奮進新藍圖。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2024年,廣東(dong) 再次在農(nong) 曆新年的首個(ge) 工作日召開“新春第一會(hui) ”,這無疑是龍年的“點睛一筆”。
擂動金鼓,奏響強音。
你看,五嶺之南高質量發展鬱鬱蔥蔥、浩浩蕩蕩;
你聽,龍吟春天這第一聲衝(chong) 鋒號角,響徹嶺南大地。
今日的廣東(dong) ,是鬥誌昂揚的廣東(dong) ,是大展龍馬精神、振奮昂揚鬥誌不懈奮鬥的廣東(dong) ,更是不斷朝著夢想勇毅前行、鉚足勁頭、大展拳腳,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廣東(dong) 。
“以奮鬥的你我成就奮進的廣東(dong) !”此刻的廣東(dong) ,正匯聚著天南地北的奮鬥者滿腔的熱情,大家一道從(cong) 春天出發,以不負春光爭(zheng) 朝夕的勁頭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春潮湧動,春鼓催征。
“走在前列”期許下,經濟大省何以擔當 ?
回憶過往、感悟當下,更能體(ti) 會(hui) 春天的意義(yi) 。
40多年前,廣東(dong) 得改革風氣之先,率先開啟了跨越式發展的征程,一路前行,一路走在前列、走到了今天。
在春風浩蕩中,讀懂春天的使命。
2023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廣東(dong) 視察,殷切寄望廣東(dong) 錨定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目標,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ge) 戰略任務,在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麵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全新定位。
2023年,廣東(dong) 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實現現代化的奮進之路,全省上下擊鼓催征、聚力前行,經濟發展“量”“質”齊升。
13.57萬(wan) 億(yi) 元!不久前,經濟大省廣東(dong) 公布的“成績單”振奮人心: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GDP突破13萬(wan) 億(yi) 元的省份,連續35年經濟總量全國第一……廣東(dong) ,以經濟大省之“穩”促全國之“穩”,以“排頭兵”之“進”助全國之“進”。
就在去年,投資約700億(yi) 元的揭陽中石油煉化一體(ti) 化項目全麵投產(chan) ,成為(wei) 國內(nei) 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可生產(chan) 全品類石化產(chan) 品的煉化一體(ti) 化項目。投資超 500億(yi) 元的惠州中海殼牌三期、投資約 300億(yi) 元的茂名石化升級改造項目開工建設,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項目年投資額均超 100億(yi) 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場,廣東(dong) 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有著獨一無二的戰略位置。巴斯夫將繼續深耕中國、投資廣東(dong)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對廣東(dong) 如此評價(jia) 。
體(ti) 量愈大,引力愈強。
今年大年初六,一趟載著600多名貴州務工人員的免費返崗專(zhuan) 列從(cong) 貴州省遵義(yi) 市出發,抵達980公裏外的廣州南站。
“在廣東(dong) 就業(ye) 機會(hui) 多,發展機會(hui) 多,漲工資機會(hui) 多。真真切切地感覺到‘粵就業(ye) ,越幸福’。”在列車上,來自貴州省遵義(yi) 市的喻衛星告訴總台記者。如今的他在廣州一家公司已工作了15年,從(cong) 一名普通員工做到公司重要部門的主管。
喻衛星,隻是在粵4300多萬(wan) 異地務工人員中的一員,像他一樣,用奮鬥創造幸福、改變人生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在這個(ge) 人口基數超過1個(ge) 億(yi) 的經濟大省,嶺南處處無閑人。廣東(dong) 是可以讓人圓夢的地方,來了就能創新創造,來了就能成就事業(ye) 。這片土地上,努力,成為(wei) 現實與(yu) 夢想之間的橋梁。來自五湖四海的奮鬥者們(men) 選擇奔赴廣東(dong) ,投身這片熱土,在成就更好自己的同時,“拚”出更好的廣東(dong) 。
以夢為(wei) 馬,不負韶華。
廣東(dong) 家底幾何、信心底氣何在?
產(chan) 業(ye) 科技,時代浪潮。
從(cong) “能上九天”遨遊太空的人造衛星、到“可下深水”檢測的橋梁斜拉索機器人,再到AI芯片、智能駕駛、無人機技術……在全省高質量大會(hui) 舉(ju) 辦期間,匯集了來自廣州、深圳、佛山、東(dong) 莞等地的科學家、企業(ye) 家、領軍(jun) 人才,他們(men) 把產(chan) 業(ye) 科技融合的新成果,炫酷“黑科技”帶到了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產(chan) 業(ye) 科技融合發展成果展上。
高質量發展,是廣東(dong) 一以貫之的堅定答案。
奔跑在高質量發展新賽道上的廣東(dong) ,正加快產(chan) 業(ye) 和科技融合發展,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跑出加速度、勇立新潮頭。
在2023年廣東(dong) 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省委主要領導毫不回避發展痛點、難點,強調廣東(dong) 的未來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謀劃、擔當與(yu) 作為(wei) ,圍繞堅持“製造業(ye) 當家”、推動“百縣千鎮萬(wan) 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發揮金融“活水”作用賦能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五外聯動”等主題,凝聚共識,謀劃大計。廣東(dong)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hui) 進一步提出“錨定一個(ge) 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
今日回首,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廣東(dong) 在這一年時間中如何完美詮釋了“行穩致遠”,13.57萬(wan) 億(yi) 的GDP總量領跑全國,數字背後更是不斷提升的“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超7.1萬(wan) 家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超7.5萬(wan)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1800萬(wan) 戶經營主體(ti) ,還有連續38年全國第一的外貿規模,製造業(ye) 當家的成績單可謂金光閃閃;隨著“百千萬(wan) 工程”“綠美廣東(dong) 生態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53%的森林覆蓋率、200多個(ge) 森林鄉(xiang) 村、綠美古樹鄉(xiang) 村、綠美紅色鄉(xiang) 村,還有無數的森林步道、綠道、碧道,讓南粵大地處處綠意盎然;科技創新驅動著新質生產(chan) 力蓬勃發展,華為(wei) 、比亞(ya) 迪、粵芯等龍頭企業(ye) 齊發力;全省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均為(wei) 全國第一;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dong) 造”,廣東(dong) 正在描繪嶄新未來。
正如廣東(dong) 省委主要領導在大會(hui) 上所說,“廣東(dong) 的信心來自於(yu) 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勝利,來自於(yu) 新征程的良好開局,來自於(yu) 廣東(dong) 的地利人和。”
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將開創新的天地。
對照“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特別是第一步的總體(ti) 目標,廣東(dong) 要率先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ti) 的水平、率先進入創新型經濟體(ti) 前列。這份“春天的使命”,前途一片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hui) 是一馬平川,還須邁過重重險灘、陡坡、難關(guan) 。廣東(dong) 深知其重、其難、其意義(yi) 重大。
責重如山,刻不容緩。
再創“新”績,“拚”出一個(ge) 更好的廣東(dong)
每一個(ge) 春天,都承載著希望與(yu) 夢想。
——抓機遇,科技浪潮滾滾而來,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時不我待。現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同我國轉向創新驅動、走向高質量發展曆史性交匯,新的“科學的春天”已經撲麵而來。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與(yu) 變革,也是一場搶占戰略製高點的比拚。
——行大道,新質生產(chan) 力欣欣向榮,實現產(chan) 業(ye) 科技互促雙強前景無限。新質生產(chan) 力,新在新的科學技術、新的生產(chan) 方式、新的產(chan) 業(ye) 形態,核心要義(yi) 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chan) 力向新的質態躍升。近年來,發展分化、優(you) 勝劣汰愈發明顯,缺乏技術含量的過剩生產(chan) 力、重複生產(chan) 力、低效生產(chan) 力被市場出清,代表技術進步的數字生產(chan) 力、智能生產(chan) 力、綠色生產(chan) 力迅速壯大。
“抓住了機遇,我們(men) 就能實現換道超車後發崛起。如果錯失了機遇,我們(men) 的差距可能被進一步拉大,又將在不利的位置在徘徊。這一次我們(men) 有機會(hui) 也一定要挺立在科技浪潮的潮頭。”廣東(dong) 省委主要領導信心滿懷。
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創新驅動發展。在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廣東(dong) 奮楫揚帆的“路徑圖”、“施工單”愈發清晰。“以新提質”,成為(wei) 最濃墨重彩的標識。
向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升級要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向新質生產(chan) 力要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廣東(dong) 的戰略之舉(ju) 、長遠之策,也必將是一場艱苦的競速賽、耐力賽、接力賽。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推進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人才是決(jue) 定性因素。廣東(dong) 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qing) 心引才、精心用才,正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吸聚全球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進而更好掌握創新的主動、發展的主動。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坦言,深圳醫學科學院和深圳灣實驗室打造成為(wei) 為(wei) 高水平國際化人才量身定製的“築夢台”,正吸引著更多世界頂尖人才,實現雙向奔赴。在與(yu) 深圳的蜜月期裏,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創業(ye) 的快樂(le) ,體(ti) 會(hui) 到了夢想成真的成就感。
“視人才為(wei) 珍寶、與(yu) 企業(ye) 同奮鬥、用市場育動能、向改革要活力。”廣東(dong) 省委主要領導話語鏗鏘,擲地有聲!
時不我待,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廣東(dong) ,正向著產(chan) 業(ye) 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硬實力”。
5年前的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五年來,在一個(ge) 國家、兩(liang) 種製度、三個(ge) 關(guan) 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正在日益成為(wei) 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長極之一。
秣馬厲兵,砥礪前行。
走出會(hui) 場,參會(hui) 者們(men) 的腳步愈發堅定。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靠的正是這一個(ge) 個(ge) 不斷加快腳步的奮鬥者們(men) 匯集而成的步伐。每個(ge) 人的一小步,匯聚而成的是廣東(dong) 的一大步。加快腳步,是與(yu) 時間賽跑、是“以新提質”、更是為(wei) 了跑出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接續奮鬥,勤力耕耘,廣東(dong) 必將繪就人勤春來早、功到自然成的美好畫卷。
起而行之,奮楫而上!
監製|肖振生
記者|鄭澍 周羽 劉禕辰 劉潤澤
總台廣東(dong) 總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