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一家醫院 見證京冀兩地醫療資源牽手
中新網保定2月26日電(中新財經 宮宏宇)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前身為(wei) 保定市兒(er) 童醫院)是河北省最負盛名的兒(er) 童醫院之一,每天都有不少患兒(er) 家長慕名前來求醫問診。誰能想到,十年前這裏還隻是一個(ge) 水平滯後、名不見經傳(chuan) 的二級專(zhuan) 科醫院。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借助北京兒(er) 童醫院接管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春風”,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迎來了“新生”。
北京專(zhuan) 家到保定
“孩子的病我們(men) 治不了,您去北京看看吧。”十年前,保定市兒(er) 童醫院醫生劉燕在遇到一些疑難雜症時,隻能這樣回複患兒(er) 家長。
彼時的保定市兒(er) 童醫院,隻有300張床位。除了診治兒(er) 童常見發熱、肺炎、腹瀉等感染性疾病,對一些複雜的疾病,根本沒有相應的檢查條件。
“複雜的病症大家都隻在書(shu) 本上見過,我們(men) 心裏沒底。因此保定患兒(er) 隻能一有病就跑北京、天津的大醫院。”劉燕回憶說。
2015年,也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的第二年,保定市兒(er) 童醫院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醫院正式被北京兒(er) 童醫院托管,增掛“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院牌,並成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醫療機構跨省托管的醫院。
“北京專(zhuan) 家來了!”劉燕回憶,就是從(cong) 那時起,大批北京專(zhuan) 家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醫院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北京兒(er) 童醫院和保定市兒(er) 童醫院合作的9年裏,有400多位北京專(zhuan) 家、15000多人次來到保定,開展了6000餘(yu) 台專(zhuan) 家手術,會(hui) 診了疑難病例1萬(wan) 餘(yu) 例。
以劉燕所在的血液腫瘤科為(wei) 例,北京兒(er) 童醫院不但派來了常駐的醫生,還有專(zhuan) 家每周定期坐診。北京兒(er) 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的鄭胡鏞教授同時擔任京保兩(liang) 個(ge) 科室的大主任,兩(liang) 院病區實現管理一體(ti) 化、診療規範一致化和醫療資源統一調配。
“在北京能看的病,在保定也能看。”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宣傳(chuan) 統戰部負責人任穎告訴中新網,經過9年發展,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和北京兒(er) 童醫院真正實現了救治水平同質化,做到“把患兒(er) 留在本地”,解決(jue) 了保定及周邊地區兒(er) 童看病的難題。
從(cong) “輸血”到“造血”
一家醫院想實現真正的發展,不能隻靠外來幫扶和“輸血”。更重要的是培養(yang) 本土學科人才,推動醫療隊伍增量提質。
為(wei) 此,過去九年,京保兩(liang) 家醫院打破常規鬆散式幫扶的壁壘,創新開辟了托管模式的先河。一方麵,醫院為(wei) 北京專(zhuan) 家製定了“傳(chuan) 幫帶”的任務,上至如何搞科研做課題,下到如何和患者說話溝通,北京專(zhuan) 家用手把手、心貼心的教學,推動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人才培養(yang) 和學科建設。另一方麵,保定員工也有序進行學習(xi) 內(nei) 容及效果的考核,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診治水平。
“北京兒(er) 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的專(zhuan) 家每周都會(hui) 來手把手教學、一帶一出診,在攻克一個(ge) 個(ge) 學科難題中,我心中慢慢有了方向、有了幹勁。”經過幾年的學習(xi) 和成長,如今已是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的劉燕麵對患者更有“底氣”了。
血液腫瘤科也實現了新的發展。劉燕介紹說,科室成立以來,從(cong) 四五個(ge) 醫生發展壯大到十多個(ge) 醫生,人才團隊逐漸成形。科室還成功開展了國內(nei) 首例難治性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患兒(er) CAR-T細胞免疫治療,極大鼓舞了保定本地醫生們(men) 治療疑難雜症的信心。
“即便沒有北京專(zhuan) 家,同樣能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隨著兩(liang) 家醫院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一大批本土學科帶頭人、急需特需人才、科室骨幹和基層兒(er) 科專(zhuan) 業(ye) 醫師正成為(wei) 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的新主力。
兩(liang) 地醫療的合作共贏
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的“華麗(li) 轉型”,並不隻是一家醫院的成功,這背後也是京冀兩(liang) 地醫療的合作共贏。
“在北京兒(er) 童醫院,幹細胞移植的患兒(er) 排到一個(ge) 移植倉(cang) 要等三個(ge) 月,很多患兒(er) 在等待期間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同時,因為(wei) 倉(cang) 位不夠,盡管來看病的患兒(er) 很多,醫院治療的數量卻上不來。”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幹細胞移植科常駐保定專(zhuan) 家楊駿對中新網表示。
正如楊駿所說,作為(wei) 國內(nei) 兒(er) 科的龍頭單位,北京兒(er) 童醫院吸引著全國患兒(er) 進京就診,常年人滿為(wei) 患。同時,醫院地處西城區金融街附近,高昂的陪護和生活成本也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
看到患者卻不能治,作為(wei) 醫生,楊駿的內(nei) 心也很是焦急。
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建設起來後,這樣的境況終於(yu) 得到了緩解。楊駿介紹,目前保定醫院有專(zhuan) 門一層都是用於(yu) 幹細胞移植的百級倉(cang) 和千級倉(cang) 。北京和河北兩(liang) 個(ge) 院區目前共有20個(ge) 百級倉(cang) ,一個(ge) 月左右患兒(er) 就能排上了,極大緩解了病人救治不足的問題。
不僅(jin) 如此,楊駿提到,隨著治療總數的提升,北京兒(er) 童醫院的實戰經驗不斷積累,醫生們(men) 見過的“疑難雜症”也越來越多,這對醫生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發展以及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都有很大的好處。
另一邊,在保定,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整體(ti) 醫療水平的改善。2017年,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牽頭成立了“保定市兒(er) 科醫療聯盟”,輻射到133家醫療機構。保定市兒(er) 科醫療聯盟區域檢驗中心等8個(ge) 醫療中心相繼成立,帶動著保定地區醫療水平整體(ti) 提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