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躲雪貓冬”到“借雪生金”——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

發布時間:2024-02-29 11:33:00來源: 人民日報

  從(cong) “躲雪貓冬”到“借雪生金”(現場評論·新春走基層)

  ——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

  咬定目標不放鬆,敢闖敢幹、苦幹實幹,就能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xing) 的新路子

  3次到吉林查幹湖采訪,體(ti) 會(hui) 到了3種“熱”。

  2009年,第一次看查幹湖冬捕,人不多,風刺骨。馬拉絞盤、冰下走網、冰湖騰魚,過程令人震撼。“魚把頭”石寶柱道出熱愛:“希望冬捕這項非遺能傳(chuan) 承下去。”

  2018年夏天,再來查幹湖,泛舟湖上。老人齊守富回憶,查幹湖曾“命懸一線”,一度水枯魚斷,治理後實現水活魚躍。一湖之變讓他心裏熱乎、由衷感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太有道理了!”

  今年初,又到查幹湖,最直觀的印象是場麵火熱。遊客熙熙攘攘,冰雪項目頗受歡迎。附近的魚產(chan) 品超市大院裏,忙著裝箱發貨的農(nong) 民楊昌旭笑著說:“俺們(men) 現在哪兒(er) 還興(xing) ‘貓冬’啊,都忙‘冒煙’了,冬捕季打工,一天能賺200元哩。”

  十幾年間,查幹湖人對湖對漁的感情不變,但對人湖漁的關(guan) 係認識卻在不斷深化。這些年,當地把資源當寶貝,持續發力保護生態環境,努力發展生態旅遊,帶富一方百姓、推動高質量發展。

  不“貓冬”的人,不限於(yu) 查幹湖周邊。隨著冰雪經濟快速發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不斷推進,過去困住人們(men) 的冰和雪成了“來錢道兒(er) ”。吉林省白山市鬆嶺雪村村民指著皚皚白雪說:“現在下雪不再發愁,通過借助冰雪發展旅遊民宿等,錢包鼓起來了。”靠雪吃雪,不少農(nong) 民在雪場找到工作;還有農(nong) 民拿到國家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變身為(wei) 滑雪教練。更加穩定的收入,不斷提高的技能,讓越來越多農(nong) 民看到發展前景、有了致富希望。做好規劃、優(you) 化環境,助力更多經營主體(ti) 、農(nong) 民群眾(zhong) 搭上生態經濟、冰雪經濟快車,大家的奮鬥動力更足了。

  冬季從(cong) 閑到忙,體(ti) 現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變化,也折射思想觀念之變。以往,在“半年冬天半年夏”的東(dong) 北大地,打麻將、嘮嗑等“貓冬”方式較為(wei) 常見。如今,許多群眾(zhong) 不僅(jin) 精神上不“貓冬”,行動也更積極。農(nong) 民合作社積極發展冬季大棚種菜、采摘等產(chan) 業(ye) ;農(nong) 村文化廣場、文化館等設施日漸完善,更有吸引力;種植大戶通過微信群,學習(xi) 探討新知識新技術……大家幹事創業(ye) 的熱情高漲,不斷匯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從(cong) “躲雪貓冬”到“借雪生金”,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氣象萬(wan) 千。這個(ge) 冬天,東(dong) 北冰雪旅遊火爆出圈,“白雪換白銀”的文章做得有聲有色。不僅(jin) 如此,以前的項目建設“冬歇期”也在變為(wei) 奮力趕超“冬忙期”。忙,展現了振興(xing) 發展的活力,也蘊藏著無限機遇。東(dong) 北地區擁有資源、生態、科研等優(you) 勢,發展潛力巨大。咬定目標不放鬆,敢闖敢幹、苦幹實幹,就能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xing) 的新路子。

  記者采訪時,一名雪雕師傅說:“咱別超過半個(ge) 小時,我太忙了。”這是他的工作狀態,也映照著東(dong) 北人時不我待、向前趕超的心態。帶著“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忙起來、幹起來,篤行不怠、久久為(wei) 功,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新篇章將越寫(xie) 越精彩。

  (人民日報 孟海鷹 作者為(wei) 本報吉林分社記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