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經濟觀察)人工智能將如何大規模“落地”?

發布時間:2024-03-01 15: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劉育英)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hui) 上,與(yu) 人工智能(AI)相關(guan) 的最新終端爭(zheng) 相亮相,包括人工智能手機、人工智能電腦(AI PC)、虛擬現實(VR)眼鏡等。哪種終端能夠成為(wei) 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的載體(ti)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很有可能是人工智能電腦。

  目前個(ge) 人電腦(PC)產(chan) 品鏈正積極擁抱人工智能。聯想集團此前已經發布係列人工智能電腦。此次在大會(hui) 上展示的是一款概念產(chan) 品——ThinkBook透明屏筆記本電腦。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透明屏幕能夠將物理對象與(yu) 數字信息相結合,讓設備自然融入周圍環境。

  榮耀公司在大會(hui) 上發布首款人工智能筆記本電腦榮耀MagicBook Pro16。榮耀首席執行官趙明表示,榮耀將利用人工智能重構生態,包含手機、平板、筆記本、智能手表以及將來更多可協調的設備。

  中興(xing) 通訊聯合中國移動發布全球首款“5G+AI”裸眼3D平板——nubia Pad3DⅡ,不僅(jin) 在人工智能和3D技術上帶來升級,還首次引入5G技術。

  芯片公司積極推出針對人工智能計算的芯片。英特爾去年12月推出英特爾酷睿Ultra,開啟了人工智能電腦時代。高通、AMD也推出了針對人工智能的處理器。

  據報道,微軟在2024年中將會(hui) 先推出以針對人工智能電腦為(wei) 主的Windows11更新版,Windows12預計2025年問世。

  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人工智能電腦使用場景與(yu) 人工智能大模型目前覆蓋的應用場景高度重合,是“大模型的最佳載體(ti) ”。

  賽迪智庫未來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鍾新龍認為(wei) ,人工智能電腦被視為(wei) 大模型時代的重要載體(ti) ,與(yu) 智能手機相比,個(ge) 人電腦在存儲(chu) 容量和設備空間等方麵的優(you) 勢使其能夠更好地承載更大參數的大模型,人工智能電腦有望成為(wei) 首個(ge) 大批量落地AI的終端。

  北京博瑞恒谘詢有限公司谘詢總監張揚認為(wei) ,個(ge) 人電腦是現階段端側(ce) 大模型最佳承載平台,可以較為(wei) 便捷地擴展最新的CPU、GPU等芯片,使其成為(wei) 目前最強的算力平台。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雲(yun) 端運行存在數據泄露、傳(chuan) 輸延遲、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等諸多問題,阻礙大模型的商業(ye) 化應用。而人工智能電腦運行在本地大模型更有利於(yu) 隱私保護。

  華鑫證券也認為(wei) ,人工智能電腦是個(ge) 人電腦行業(ye) 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技術變革,處理器芯片、內(nei) 存、散熱是主要受益領域,此外未來出貨量增長也有助於(yu) 促進中遊代工和品牌廠商的業(ye) 績增長。

  IDC預測,2024年將成為(wei) 人工智能電腦元年,具備完備人工智能核心特征的個(ge) 人電腦產(chan) 品將陸續進入市場,從(cong) 而拉動市場快速增長,未來5年預計將量價(jia) 齊升、快速滲透。

  英特爾表示,該公司目標是在2024年至2025年間人工智能電腦處理器出貨量超過1億(yi) 顆。

  不過,人工智能電腦還處於(yu) 商業(ye) 化初期,能否真正成為(wei) “大模型最佳載體(ti) ”,還有待時間檢驗。鍾新龍認為(wei) ,端側(ce) 模型可能需要大量的內(nei) 存和存儲(chu) 空間,這就要求終端設備硬件配置必須升級,從(cong) 而增加購機成本。此外,依賴電池供電的移動終端在使用大模型時還麵臨(lin) 能耗挑戰。

  張揚認為(wei) ,大模型輕量化是重要的突破方向。更輕量同時具有更高質量的模型能夠顯著提高推理效率並降低服務成本,使大模型適配更多應用程序和用戶。

  未來,人工智能電腦的競爭(zheng) 重點將集中在應用場景和生產(chan) 力工具效能領域,各品牌將根據自己的判斷提出不同的軟硬件設計,在交互、計算等方向有所偏重。(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