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備足良種……各地春耕春管正當時
眼下,各地正積極開展春耕春管,為(wei) 糧食豐(feng) 收打下堅實基礎。
內(nei) 蒙古:春播工作陸續展開 總播麵積超1.3億(yi) 畝(mu)
昨天(3日),內(nei) 蒙古全麵開啟了今年河套灌區春小麥播種工作,內(nei) 蒙古春播工作自西向東(dong) 陸續展開。據內(nei) 蒙古農(nong) 牧廳農(nong) 情調度,今年內(nei) 蒙古總播麵積在1.3億(yi) 畝(mu) 以上。
在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市臨(lin) 河區狼山鎮光明村萬(wan) 畝(mu) 小麥示範基地上,小麥播種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播下了一粒粒小麥種子。
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市臨(lin) 河區狼山鎮光明村村民 郭成剛:我種了100多畝(mu) 地,全部托管給了合作社,我覺得這種模式非常好,對我們(men) 種植戶來說,既省時、省工、還省錢。
今年,據內(nei) 蒙古農(nong) 牧廳農(nong) 情調度,內(nei) 蒙古總播麵積在1.3億(yi) 畝(mu) 以上,其中糧食播種麵積超過1.1億(yi) 畝(mu) ,油料播種麵積超過1000萬(wan) 畝(mu) ,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河南商丘:開展春耕春管 專(zhuan) 家深入田間指導
河南商丘的900多萬(wan) 畝(mu) 小麥正處於(yu) 返青期。連日來,當地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選派農(nong) 技專(zhuan) 家深入田間地頭,查看苗情、墒情,強化田間技術指導。
在河南商丘睢縣、柘城縣的田間地頭,農(nong) 技專(zhuan) 家根據當前小麥生長形勢,提出春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指導農(nong) 民適時做好科學施肥、化學除草、防病治蟲等措施。
河南商丘市睢縣白廟鄉(xiang) 唐莊村村民 唐孝軍(jun) :我接下來就是按專(zhuan) 家講的,施一遍肥,爭(zheng) 取今年的小麥有一個(ge) 好的收成。
今年,商丘市小麥播種麵積936.1萬(wan) 畝(mu) ,其中優(you) 質專(zhuan) 用小麥212萬(wan) 畝(mu) ,一二類苗占比為(wei) 91%,比冬管期提高5個(ge) 百分點,小麥長勢總體(ti) 良好。
重慶開州:馬鈴薯進入播種期 農(nong) 技人員指導科學播種
在重慶開州,二十餘(yu) 萬(wan) 畝(mu) 馬鈴薯進入播種期,當地三百餘(yu) 名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nong) 戶科學播種,提升春播馬鈴薯種植管理水平,夯實穩產(chan) 穩增基礎。
隨著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和宜機化改造的實施,機械化耕作已大量運用到丘陵山區耕作當中。在重慶開州區趙家街道開竹村馬鈴薯種植現場,農(nong) 技人員正在指導農(nong) 戶科學播種。馬鈴薯種植機穿梭於(yu) 田間,不僅(jin) 提升了耕作速度,還降低了成本。
重慶市開州區趙家街道種植大戶 陳流江:我們(men) 這個(ge) 機械一天可以種五十多畝(mu) 馬鈴薯,以前成本是三百多元一畝(mu) ,現在機械化操作,也就是六十元一畝(mu) 。
這段時間,當地農(nong) 業(ye) 部門聯合重慶市薯類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創新團隊、重慶馬鈴薯綜合試驗站等技術團隊,組織三百餘(yu) 名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種植戶開展馬鈴薯高產(chan) 高效栽培技術培訓、機械化播種服務。據介紹,今年當地計劃播種馬鈴薯二十餘(yu) 萬(wan) 畝(mu) 。目前,已播種十六萬(wan) 畝(mu) ,預計3月20日左右完成播種。
江西:備足良種助春耕 免費發放保生產(chan)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時節,江西各地督促種子生產(chan) 企業(ye) 做好春耕備種,從(cong) 源頭上保障春耕農(nong) 資安全。
這兩(liang) 天,在江西這家種業(ye) 公司的種子加工車間,工作人員正將清選好的種子進行定量包裝、入庫作業(ye) 。
江西某種業(ye) 企業(ye) 工作人員 譚磊:我們(men) 準備了600餘(yu) 萬(wan) 斤種子,能夠滿足300萬(wan) 畝(mu) 早稻的種植需求,今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5%。
水稻要高產(chan) ,良種是關(guan) 鍵。今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持續加大種業(ye) 企業(ye) 扶持力度,增加財政補貼,同時加強與(yu) 省內(nei) 外科研院所合作,精選優(you) 質品種並免費發放。
宜春市袁州區南廟鎮白馬村村民 張峰:今年免費發放新品種,還有技術人員全程指導,春耕備耕更輕鬆,我更有信心種好糧。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