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兩會觀察)中國經濟增速目標為何仍為“5%左右”?

發布時間:2024-03-06 15: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李曉喻)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定在“5%左右”,與(yu) 去年目標一致。此間分析人士認為(wei) ,這一安排是在“需要”與(yu) “可能”之間的平衡,背後有多重考量。

  其一,穩定經濟大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在回升向好的同時,也麵臨(lin) 外部環境複雜嚴(yan) 峻、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就業(ye) 結構性矛盾等難題。無論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站穩腳跟,還是推動經濟結構優(you) 化升級,抑或是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增加居民收入,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

  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楊偉(wei) 民所言,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有發展,即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量,然後再看增量是否實現了結構優(you) 化、技術進步、效率提高、碳排放和汙染物排放減少等。

  設定“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也是穩定預期和信心的需要。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中國這一目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屬於(yu) 較高水平,是向海內(nei) 外發出明確信號:中國仍然有能力實現經濟穩定增長,仍將扮演拉動全球經濟主要引擎的角色。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說,作為(wei) “指揮棒”,經濟增速目標設定在比較積極的水平,將帶動各領域經濟政策也積極進取,這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定調一致,有助於(yu) 切實提振全社會(hui) 信心。

  其二,與(yu) 長遠目標相銜接,不把壓力推後。

  雖然“十四五”規劃中並未設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預期性指標,但考慮到中國計劃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每年經濟增速仍需保持在合理區間。

  董煜認為(wei) ,“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考慮到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經濟潛在增速提出的要求。前期力爭(zheng) 實現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速,可避免壓力推後,盡可能為(wei)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目標任務贏得先機。

  其三,實現目標有基礎、有能力。

  在世界經濟增長整體(ti) 放緩背景下,去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速達5.2%,在全球表現突出。消費回暖,進出口總值穩中有升,民營企業(ye) 投資信心回升,這一係列積極跡象為(wei) 今年經濟繼續向好奠定了基礎。

  新增長動能也日益發展壯大。當前,中國高技術製造業(ye) 、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速遠超整體(ti) 水平,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加速湧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不斷提升。

  宗良稱,盡管存在種種挑戰,但中國經濟有利條件仍然多於(yu) 不利因素,有底氣實現5%左右經濟增速。“左右”的提法,又擴大了市場對於(yu) 經濟增速“可接受度”的彈性。(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