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兩會大家談丨“一老一小”,破困境與找路徑

發布時間:2024-03-08 10: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邵萌)幼有所育、老有所養(yang) ,一直都是民生熱題。當人口老齡化與(yu) 少子化疊加,“一老一少”成了很多國家麵臨(lin) 的世界性難題,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這一難題為(wei) 不少代表委員所聚焦。

  應對“銀發浪潮”,養(yang) 老服務成為(wei)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城鄉(xiang) 社區養(yang) 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強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等。

  “一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對我說,由於(yu) 自己年事已高,體(ti) 力不支,買(mai) 菜、做飯這樣的小事卻成了他和老伴每天的煩心事。自從(cong) 社區有了老年食堂,不僅(jin) 能吃上可口的飯菜,還有更多的時間參與(yu) 社區活動,老兩(liang) 口現在感到很開心,很滿足。”

  在“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民政局副局長鄧琳分享了這樣一個(ge) 故事。

  這個(ge) 故事是社區加強養(yang) 老服務的一個(ge) 縮影。鄧琳說,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家門口的服務直接關(guan) 乎老百姓的幸福安康。

  在養(yang) 老服務供給之外,養(yang) 老保險待遇事關(guan) 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在提案中建議,啟動全國範圍內(nei) 的農(nong) 民養(yang) 老金統一上調,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調100元。加快基於(yu) 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背景下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破解高齡、獨居、留守老人的養(yang) 老難題。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作出了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製度等一係列部署,讓“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邁出堅實一步。

  “老有所養(yang) ”要解當下的難題,“幼有所育”則更關(guan) 乎長遠。

  應對嬰幼兒(er) 的養(yang) 育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原副主席夏傑在7日舉(ju) 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列舉(ju) 了一連串數字:據2022年有關(guan) 統計調查顯示,我國現有嬰幼兒(er) 3200萬(wan) 左右,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過三分之一,但是入托率僅(jin) 為(wei) 6%左右;全國千人口托位數為(wei) 2.57個(ge) ,與(yu) 到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數4.5個(ge) 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她建議,加大公立托育服務機構供給,鼓勵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普惠托育服務建設,使廣大嬰幼兒(er) 家庭享受到“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照護服務。

  在擴大托育服務供給的同時,也有代表委員建議優(you) 化生育假期製度等,減輕家庭生育、養(yang) 育、教育負擔。

  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建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開展“育兒(er) 假”試點,並在加快推進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製度化,對養(yang) 育3歲以下子女的父母雙方提供每月1天的帶薪育兒(er) 假,以及每季度2天的無薪家庭照護假。

  針對育兒(er) 難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供了解題路徑,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優(you) 化生育假期製度,完善經營主體(ti) 用工成本合理共擔機製,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等等。

  老有所養(yang) 、幼有所育,關(guan) 乎民生福祉。近年來,中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既有關(guan) 愛“一老”的係統舉(ju) 措,也有助力“一小”的製度支撐,為(wei) 更多老人托舉(ju) 起幸福的晚年,讓更多孩子奔向可期的未來。(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