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強化科技支撐,農業發展更有勁

發布時間:2024-03-13 10:3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於(yu) 一個(ge) 有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不僅(jin) 關(guan) 係可持續發展,更事關(guan) 糧食安全和生存安全。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強調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進一步明確了農(nong) 業(ye) 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在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yi) 。此後,曆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農(nong) 業(ye) 科技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舉(ju) 措更加有力。近年來,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在頂層設計中的分量不斷加重,廣大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奮勇登攀,科技創新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高度重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科技發展,將“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支撐”以專(zhuan) 節的形式,納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政策體(ti) 係,提出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戰略布局,並對農(nong) 業(ye) 發展的重點科技需求——種業(ye) 振興(xing) 、生物育種、農(nong) 機裝備、農(nong) 技推廣體(ti) 係等方麵作出係統部署。此外,文件中還有多處體(ti) 現了科技興(xing) 農(nong) 內(nei) 容,如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數字鄉(xiang) 村、綠色生產(chan) 、防災減災應對、農(nong) 業(ye) 科技人才培養(yang) 使用等。總體(ti) 上看,科技興(xing) 農(nong) 的重點體(ti) 現在“四行動,一建設”。

  加快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科技興(xing) 農(nong) ,種業(ye) 優(you) 先。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guan) 鍵,種源安全關(guan) 係到國家安全。目前,我國部分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品種生產(chan) 效率和質量偏低,部分品種長期高度依賴進口。應發揮我國的製度優(you) 勢,科學調配優(you) 勢資源,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you) 勢、控風險,支持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加強種質資源搜集、保護和利用,加快生物育種產(chan) 業(ye) 化步伐,加快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大力實施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行動。農(nong) 業(ye) 機械化是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關(guan) 鍵抓手和基礎支撐。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邁入了向全程全麵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的發展時期,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各領域對農(nong) 業(ye) 機械化的需求結構發生深刻變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急需的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等領域還存在短板弱項,部分關(guan) 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材料受製於(yu) 人,製造工藝、重大裝備等與(yu) 發達國家還有差距。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農(nong) 機購置與(yu) 應用補貼政策,開辟急需適用農(nong) 機鑒定“綠色通道”,有效強化了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務要求。

  推進設施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提升行動。隨著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氣象科技為(wei) 特征的新一輪農(nong) 業(ye) 科技革命深入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在設施農(nong) 業(ye) 加快集成推廣,不同類型的綠色技術模式不斷集成應用,為(wei) 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提供強大動力。設施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提升行動以強化技術裝備升級和現代科技支撐為(wei) 關(guan) 鍵,持續提升設施農(nong) 業(ye) 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水平。

  持續實施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建設數字鄉(xiang) 村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nei) 容。全麵建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數字化基礎,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賦能改造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充分發揮信息化對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驅動和引領作用,有利於(yu) 整體(ti) 帶動和提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促進農(nong) 業(ye) 全麵升級、農(nong) 村全麵進步、農(nong) 民全麵發展。

  加強基層農(nong) 技推廣體(ti) 係條件建設。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體(ti) 係持續深化改革,在農(nong) 業(ye) 科技資源供給方麵,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各級農(nong) 業(ye) 科研機構分工協作、農(nong) 技推廣機構和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銜接補充的多元化格局。進一步增強農(nong) 技推廣服務實效,能夠有效破解科技進村入戶“硬梗阻”,讓科技創新成果在最需要的地方落地生根。

  科技進步與(yu) 技術變革已經成為(wei) 農(nong)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動力。麵向未來,還應多措並舉(ju) 、協同發力,繼續推動高水平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胡鈺 張哲晰 作者均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