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個別案件訴爭利益達數億元 最高法發布種業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4-03-18 15:22:00來源: 四川新聞網

  17日在三亞(ya) 開幕的2024中國種子(南繁矽穀)大會(hui) 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第四批人民法院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15件,其中8件案例訴爭(zheng) 標的額超過百萬(wan) 元,個(ge) 別案件更是高達數億(yi) 元。

  據了解,15件典型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從(cong) 全國法院過去一年的審結案件中評選而出。案件涉及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大類案件,其中民事侵權及合同案例13件,品種權授權行政案例1件,刑事案例1件。所涉植物品種既有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也有辣椒、甜瓜、大豆等經濟作物。案件所涉品種的經濟價(jia) 值較大,受到業(ye) 內(nei) 廣泛關(guan) 注。

  其中,“五山絲(si) 苗”水稻植物新品種實施許可合同、侵權兩(liang) 案——安徽某種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以某農(nong) 業(ye) 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南某種業(ye) 公司侵害其植物新品種權為(wei) 由提起賠償(chang) 3億(yi) 元的侵權訴訟,某農(nong) 業(ye) 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安徽某種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單方違約為(wei) 由提起繼續履行植物新品種實施許可合同的違約訴訟——被業(ye) 界稱為(wei) “中國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第一大案”。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提級審理兩(liang) 案,以實質性化解爭(zheng) 議為(wei) 目標進行耐心細致調解,最終促成雙方在法院主持下簽訂和解協議。

  記者梳理典型案例發現,人民法院在涉“沃玉3號”玉米品種父母本侵犯商業(ye) 秘密罪案中,對違反保密約定對外銷售雜交種親(qin) 本繁殖材料的行為(wei) 以侵犯商業(ye) 秘密罪定罪量刑並處罰金;在“丹玉405號”玉米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中,明確懲罰性賠償(chang) 基數難以精確計算時可以基於(yu) 在案證據裁量確定,二審據此全額支持權利人300萬(wan) 元賠償(chang) 訴訟請求;在“奧黛麗(li) ”辣椒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中,以侵權人與(yu) 品種權人之間的事前約定作為(wei) 確定侵權賠償(chang) 的重要參考,破解侵權賠償(chang) 舉(ju) 證難題;在“遠科105”玉米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中,基於(yu) 當地農(nong) 業(ye) 行政部門對種子的抽樣、送檢和現場勘驗記錄,依法認定侵權人“真假混賣”逃避監管的事實,據此加大判賠力度。

  第四批人民法院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的基本案情、裁判結果、典型意義(yi) ,可在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zhong) 號查閱。(記者 王曉斌 張月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