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陽育秧進入“科技時代”
中新網永州3月21日電(何豔飛 馮(feng) 駸)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今年,湖南祁陽在早稻育秧過程中引入立體(ti) 循環育秧、催芽密室、精量播種等科技元素,既降低了育秧成本,又增加了育秧效益。
祁陽觀音灘鎮潤暉育秧中心是祁陽最大的育秧工廠,今年廠裏新增了一台循環式運動育秧設備,它將育秧從(cong) 水田搬到了工廠裏,密室催芽後的秧盤不再是人工搬運進大棚,而是通過軌道運送到立體(ti) 循環育秧架。
隨著齒輪轉動上下循環,層層疊疊的育秧盤“吐”出新綠,均勻地接收噴霧、日照。這台循環育秧操作設備,操作手僅(jin) 憑一台手機就可實現遠程操控和全方位監測,育秧周期還能縮短5天,中心現有育秧大棚8萬(wan) 平方米,能單批次滿足3萬(wan) 畝(mu) 大田秧苗需求。
“新增這台循環式運動育秧設備後,實現了選種、浸種、播種、催芽、運輸等環節全程機械化,真正做到了省時、省心又省力。加上育秧補貼,農(nong) 戶現在隻要100塊錢就能買(mai) 到一畝(mu) 秧苗。”祁陽潤暉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海說。
從(cong) 精量播種到自動溫控密室催芽,從(cong) 軌道自動化運送到循環育秧架,自動化、科技化育秧讓人工從(cong) 5人減少到3人,不僅(jin) 減少了種植難度和成本,育秧周期也縮短了5天,每畝(mu) 秧苗能節省40元育秧成本。
今年,祁陽農(nong) 業(ye) 部門還積極組織農(nong) 戶外出學習(xi) 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和設備,加大農(nong) 機補貼力度。茅竹鎮種糧大戶鄧青山在參觀新設備後,立即下單訂購了一台“黑科技”來嚐鮮。
近年來,祁陽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化的育秧能手,由散戶育秧向專(zhuan) 業(ye) 化育秧引導,從(cong) 供種變成供秧,引導農(nong) 民從(cong) “會(hui) 種田”向“慧種田”轉變。目前,祁陽已建成使用智能育秧密室78處,流水線育秧設備132條,平均每年新購農(nong) 機具補貼達到800多萬(wan) 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