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係 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
中新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建立了以城鎮職工醫保與(yu) 城鄉(xiang) 居民醫保為(wei) 主體(ti) ,大病保險為(wei) 補充,醫療救助為(wei) 托底,輔之以企業(ye) 補充醫療、商業(ye) 保險,覆蓋全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425萬(wan) 人。
這是記者25日從(cong)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召開的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情況報告及開展專(zhuan) 題詢問工作啟動會(hui) 上獲悉的。
將圍繞醫保基金監管情況等開展調研
北京市人大社會(hui) 建設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張巨明介紹,按照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2024年監督工作計劃,市人大常委會(hui) 將於(yu) 7月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情況的報告並開展專(zhuan) 題詢問。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將根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規定的待遇保障、基金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重要製度的貫徹落實為(wei) 切入點,結合北京實際,圍繞醫保基金支持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建設情況、醫保基金支付和使用績效情況、醫保服務便民利民情況、醫保基金監管情況等方麵開展調研。
其中,為(wei)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嚴(yan) 峻形勢,將重點調研醫保基金在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和安寧療護試點中的使用情況;為(wei) 切實減輕困難群眾(zhong) 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重點調研基本醫保與(yu) 商業(ye) 健康保險、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慈善醫療救助等的銜接情況。為(wei) 應對群眾(zhong)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求增多和互聯網醫療發展新形勢,重點調研醫保支付引導助推落實基層首診、促進分級診療、推進疾病預防和診療服務相銜接等情況。
積極推進商業(ye) 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銜接
北京市醫保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北京建立了以城鎮職工醫保與(yu) 城鄉(xiang) 居民醫保為(wei) 主體(ti) ,大病保險為(wei) 補充,醫療救助為(wei) 托底,輔之以企業(ye) 補充醫療、商業(ye) 保險,覆蓋全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截至2023年底,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收入1589.8億(yi) 元,支出981.8億(yi) 元。城鄉(xiang) 居民醫保基金收入115.6億(yi) 元,支出112.0億(yi) 元。
為(wei) 進一步加快商業(ye) 健康保險發展,豐(feng) 富健康保險產(chan) 品供給,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建設,2021年,北京市醫保局與(yu) 市金融監管局共同指導中國人壽等6家保險公司設計開發了普惠性商業(ye) 健康醫療保險“北京普惠健康保”。
據悉,該產(chan) 品覆蓋全民,保障全麵,北京及外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均可參保,保障內(nei) 容涵蓋基本醫保目錄內(nei) 門診和住院自付費用、醫保目錄外住院自費費用及100種海內(nei) 外特藥費用,全年最高保障300萬(wan) 元。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425萬(wan) 人。
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
該負責人表示,北京拓展參保患者用藥購藥渠道,選取35家定點醫藥機構開展“雙通道”管理試點工作,參保人員可憑醫生開具的外配處方到協議藥店購買(mai) 國談藥,實現處方流轉、藥品購買(mai) 、醫保結算全線貫通,483種國談藥可用可及。
同時,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線上辦理自助備案立即生效,京津冀區域內(nei) 異地就醫視同備案。異地直結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住院、普通門診異地直結全覆蓋,750餘(yu) 家定點醫院開通門診慢特病異地直結,2023年異地在京直結2301.74萬(wan) 人次,北京參保人員京外直結836.11萬(wan) 人次。(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