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業界在滬熱議國產算力產業如何崛起

發布時間:2024-04-01 11: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3月31日電 (記者 鄭瑩瑩) 當人工智能的發展來到一個(ge) 新的“升級路口”,算力成為(wei) 其加速的一大關(guan) 鍵。31日,無問芯穹在上海發布能支持20多個(ge) 模型和10餘(yu) 種計算卡的“無穹Infini-AI”大模型開發與(yu) 服務平台,並舉(ju) 辦以“多元計算·泛在鏈接”為(wei) 主題的AI算力優(you) 化論壇。論壇上,“國產(chan) 算力產(chan) 業(ye) 如何崛起”引起業(ye) 界關(guan) 注。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當我們(men) 的國產(chan) 算力芯片出來之後,如何能把它先用起來,然後用好?這裏有一個(ge)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燧原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趙立東(dong) 說。

  他進一步解釋說,當工具鏈出來之後,如果沒有人用,沒有人不斷通過實際業(ye) 務將其打磨優(you) 化、迭代演進,它就是不好用的。

  “大家想象一下,當年微軟 Office出來的時候,有各種bug(漏洞),但全球用戶幫助它debug(解決(jue) 、調試)各種問題,然後再用、再解,幾十年後它就可以做得非常好。”趙立東(dong) 在論壇上舉(ju) 例說。

  他表示,如何把“第一步”走出去,是整個(ge) 國產(chan) 算力產(chan) 業(ye) 要共同麵對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合作,不僅(jin) 是芯片公司,包括雲(yun) 服務廠商、應用廠商、算力服務商,均需加入合作、搭建生態。

  ——供應鏈安全

  趙立東(dong) 還提到一個(ge) 特別的事,那就是,他第一次看到產(chan) 業(ye) 界出於(yu) 供應鏈安全的考慮,投入資源,積極幫助國產(chan) 算力企業(ye) 將產(chan) 品落地,助力形成生態,“生態一定是雙向的,單向去追,形成不了閉環,但當雙向奔赴的時候,生態的搭建就(相對)容易了。”

  上海儀(yi) 電集團戰略企劃部總經理、上海智能算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山泉指出,考慮到整個(ge) 供應鏈的韌性,企業(ye) 實際上希望能夠有多元化的供給選擇,“我們(men) 願意去擁抱多元化選擇,但在實踐當中,有很多國產(chan) 化解決(jue) 方案,其實沒有經曆有效應用的檢驗。”

  他表示,希望供給方能夠加快技術迭代,通過計算集群工程建設,帶動整個(ge) 上下遊軟件生態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從(cong) 能用到好用的轉變。

  劉山泉還指出,真正落地、真正工程化,才會(hui) 有更多的空間和資源留給國產(chan) 化生態。

  ——入口的變化與(yu) 生態的崛起

  鴻博股份副總裁、北京英博數科科技有限公司CEO周韡韡說,人工智能發展新階段,(商業(ye) )入口發生了變化。

  她說,互聯網時代,搜索是流量的入口,因此出現了像百度、穀歌這樣的企業(ye)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內(nei) 容變成了流量的入口,出現像字節跳動這樣的企業(ye) ,以內(nei) 容吸引流量;到了AGI(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生態就是入口。“這個(ge) 生態是指:有多少人願意用我們(men) 的生態平台去開發他們(men) 的工具,還能在我們(men) 的生態平台上賺多少錢。”她說。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wei) 一家初創公司,本次論壇是無問芯穹少見的“高調時刻”。當天,無問芯穹發起人汪玉攜聯合創始團隊首次集體(ti) 公開亮相,汪玉在論壇上談了他的感受:如果中國想做自己的生態,想做自己的人工智能,必須全產(chan) 業(ye) 鏈形成閉環體(ti) 係。

  “如果我們(men) 不能看到真的問題,不能解決(jue) 問題,新想法、新技術、新設備沒有辦法形成正向的閉環,也就沒法拓展人類的知識邊界,沒法推動社會(hui) 的發展。”他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