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上茶山體驗“新中式”生活 助茶旅融合發展
中新社貴陽3月31日電 (周燕玲)在貴州貴陽百花湖畔的神鵲茶場,身穿馬麵裙的“90後”女生蒙麗(li) 端坐在山頂的茶亭下,溫杯、醒茶、衝(chong) 泡、奉茶,身旁的好友則伴著茶香和著琴弦。一時間,茶亭裏彌漫著嫋嫋茶香和悠揚的古箏聲。
作為(wei) 茶文化愛好者,這是蒙麗(li) 2024年第二次春日上茶山。上次她和朋友在茶園裏采茶拍照,這次則帶著茶具來到茶園品味春天裏的“那一抹綠”。
隨著春茶上世,沉浸式體(ti) 驗的“采茶遊”、研學茶文化的“問茶遊”持續走熱。據馬蜂窩大數據顯示,逛茶園、品春茶成為(wei) 春季旅遊市場的“黑馬”,熱度高漲110%。
走進神鵲茶場,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放眼望去,上千餘(yu) 畝(mu) 茶園不斷向山頂蔓延,綠意盎然的茶壟間,三五成群的遊客挎著茶簍穿梭其中,將翠綠的嫩芽采摘下樹。
“茶園既可以拍照打卡,也可以體(ti) 驗采茶、製茶、品茶,甚至還有茶藝表演和吃茶宴。”神鵲茶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每到采茶季,許多年輕人就會(hui) 上茶山來踏春喝茶,並體(ti) 驗當一日“茶農(nong) ”。
湄潭,貴州茶產(chan) 業(ye) 第一縣,現有茶園麵積60萬(wan) 畝(mu) ,連片茶園近4.3萬(wan) 畝(mu) 。連日來,這片“綠海”引得遊人如織。來自香港的吳莉莎就是其一,白天她和朋友遊茶園並親(qin) 手體(ti) 驗製茶,晚上則在茶園裏的露營基地喝茶聊天。
“之前一直覺得喝茶就是‘一口茶水下肚’的事兒(er) ,這次來茶園了解到茶葉的製作工藝,發現手工製茶有許多門道。”吳莉莎說,會(hui) 把親(qin) 手製作的茶葉帶回香港給家人品嚐。
為(wei) 了讓遊客更進一步感受茶園魅力,湄潭縣還推出茶園“認養(yang) ”模式,通過“出資認養(yang) 、遠程跟蹤、收獲茶葉”的方式,滿足認養(yang) 人擁抱茶園的生活追求。目前,湄潭縣西河鎮500畝(mu) 茶園已被都市人“認養(yang) ”,其中不乏年輕人參與(yu) 其中。
采一筐春茶、自製一鍋手工茶,吃一桌全茶宴、觀一場茶藝表演……隨著年輕人遊茶園、住茶居、看茶景,中國不少地方“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
在貴州省茶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羅以洪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喝茶大軍(jun) ,上茶山去尋找春茶鮮味的來源和體(ti) 驗“新中式”生活,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傳(chuan) 統文化的喜愛,將會(hui) 加速“茶旅”融合發展,同時也會(hui) 帶動茶產(chan) 業(ye) 的消費升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