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自帶流量的城市IP?業界建議“軟硬兼施”
中新網三亞(ya) 4月1日電 (張月和)去年以來,淄博燒烤、榕江村超、哈爾濱的冰雪世界,以及近期在網上爆火的天水麻辣燙,一個(ge) 個(ge) 獨具地方特色的城市IP先後在短時間內(nei) 被大眾(zhong) 熟知,成為(wei) 引爆地方文旅經濟的關(guan) 鍵所在。2024海南國際文創周主論壇1日在海南三亞(ya) 舉(ju) 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業(ye) 界人士圍繞打造城市IP展開討論,認為(wei) 接地氣的特色文化、暖心的旅遊服務與(yu) 完善的硬件設施建設結合,才是打造城市IP的“流量密碼”。
“城市IP依托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突破傳(chuan) 統景點景區的局限,將特色美食、美麗(li) 傳(chuan) 說、感人故事等作為(wei) 與(yu) 新時代消費者的溝通方式。”證券時報社副總編輯江日輝說,通過城市IP再造城市的文化附加值,對驅動城市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yi) 。
“城市IP的真諦就是找到一個(ge) 能夠讓本地區在某種程度上成為(wei) 中國新一線城市的細分領域。”海南國際文創周創始人、SMART度假產(chan) 業(ye) 智慧平台秘書(shu) 長王旭說,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塑造方法,“根據自身特色,每一座城市都可能被打造成一座主題公園、美術館或者博物館。”
中國廣告協會(hui) 會(hui) 長張國華總結了此前出現城市IP現象的規律:首先是要接地氣,如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旅遊,本就是當地民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事物;此外,當地政府周到細致、賓至如歸的服務也是吸引大量外地遊客的原因。
“IP更注重城市內(nei) 在的氣質和鮮明個(ge) 性,要梳理本地域的文化曆史,完善體(ti) 製機製建設,做到外塑其表、內(nei) 鑄其魂。”中華文化促進會(hui) 品牌文化委員會(hui) 主任麻振山認為(wei) ,打造城市IP不光要自身實力過硬,還要做好宣傳(chuan) 推廣,避免“酒香還怕巷子深”。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蔡家成表示,在打造城市IP的過程中,不應過於(yu) 注重營造網紅打卡地,而是要紮紮實實做好當地旅遊資源開發、旅遊項目及配套設施建設,才能把城市IP打造成一塊“金字招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