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家用射頻美容儀轉為“械字號”產品 射頻美容儀部分仍在售

發布時間:2024-04-02 15:24:00來源: 廣州日報

  家用射頻美容儀(yi) 轉為(wei) “械字號”產(chan) 品 新規施行首日

  射頻美容儀(yi) 部分仍在售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ti) 記者 塗端玉)自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ce) 證的射頻治療儀(yi) 、射頻皮膚治療儀(yi) 類產(chan) 品,將不得生產(chan) 、進口和銷售。此項規定標誌著家用美容儀(yi) 器行業(ye) 正式轉型升級,由傳(chuan) 統的“小家電”類別轉變為(wei) 受嚴(yan) 格監管的“械字號”產(chan) 品。近期在線銷售的家用射頻美容儀(yi) 均出現不同程度降價(jia) ,部分廠商開啟“甩賣”模式。昨日,“大限”已至背景下,射頻美容儀(yi) 出現了部分下架部分在售的情況。

  射頻美容儀(yi) 仍有部分未下架

  “商品已經下架了,要不要看看別的?”4月1日,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再次點進花至PRO一款家用美容儀(yi) 產(chan) 品頁麵時,彈出來這樣一行字。而就在前一天,客服在記者谘詢該款頁麵標價(jia) 為(wei) 699元的產(chan) 品時,主動表示:“拍下改價(jia) ,469元。”“我們(men) 在售的是非射頻類產(chan) 品,射頻類的暫時售罄。”極萌天貓官方旗艦店客服如此回複記者。

  有產(chan) 品下架也有產(chan) 品在售。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一位廣東(dong) 賣家表示,某款射頻產(chan) 品“目前沒貨,一周內(nei) 發貨,官倉(cang) 直發”;另一位賣家也表示,目前有射頻美容儀(yi) 全新在售。

  家用射頻美容儀(yi) 進入“械字號時代”

  “在此之前,家用射頻美容儀(yi) 一直按照‘小家電’的市場標準進行管理,相關(guan) 標準主要聚焦在安全性上,對於(yu) 所宣稱的美容效果的驗證和作用於(yu) 皮膚上的質量安全檢測等並沒有相關(guan) 標準。”一業(ye) 內(nei) 人士稱,隨著我國家用美容儀(yi) 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美容儀(yi) 行業(ye) 亂(luan) 象頻出,如虛假宣傳(chuan) 、產(chan) 品缺陷、虛假認證、美容儀(yi) 漏電、燙傷(shang) 用戶等。

  據悉,目前花至、雅萌、OGP、覓光等品牌的主體(ti) 公司對相關(guan) 臨(lin) 床試驗進行了備案。業(ye) 界觀點認為(wei) ,就算美容儀(yi) 企業(ye) 積極申請資質,也難以在短時間內(nei) 拿到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ce) 證。這也就意味著,4月1日,大批射頻類美容儀(yi) 產(chan) 品或集體(ti) 下架,待拿到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ce) 證後再重新上架銷售。

  艾瑞谘詢數據顯示,2022年,家用美容儀(yi) 市場規模約為(wei) 115億(yi) 元,年均增長率為(wei) 23.1%,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增長至346億(yi) 元;據青眼情報《2023中國化妝品年鑒》,2023年中國美容儀(yi) 市場規模為(wei) 183.7億(yi) 元,同比上升70%。市場準入門檻的提高,給各大美容儀(yi) 企業(ye) 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就曾表示,隨著新規實施,尚未取得注冊(ce) 證的企業(ye) 或將麵臨(lin) 生產(chan) 、進口和銷售受限的困境,甚至可能被淘汰出局。

  (廣州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