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中新網南寧4月3日電 (楊楨 黃豔梅)4月初,在廣西南寧市某醫院的造血幹細胞采集室裏,殷先生躺在病床上,鮮紅的血液從(cong) 手臂緩緩流出,通過一台血細胞分離機,分離出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為(wei) 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他成為(wei)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第17264例、廣西第614例、南寧市第20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南寧市紅十字會(hui) 自2004年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以來,累計成功捐獻突破200例。
2020年9月,殷先生在單位組織的一次無償(chang) 獻血活動中,報名並采集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當時他聽紅十字會(hui) 工作人員介紹,在非血緣關(guan) 係中,配型成功的概率是幾萬(wan) 甚至幾十萬(wan) 分之一,隻有更多人加入其中才能讓更多患者找到合適的配型。他想著,如果能與(yu) 患者配對成功,能夠挽救一個(ge) 人的生命非常有意義(yi) 。三年後,他收到與(yu) 患者配型成功的好消息。
“說實話,接電話時我感到很意外,但答應捐獻後我通過上網查詢了解相關(guan) 資料和捐獻過程,更加堅定了我的捐獻意願。”殷先生說。之後,他開始鍛煉身體(ti) ,確保高分辨采血和體(ti) 檢合格。
采集當日,南寧市紅十字會(hui) 四級調研員廖崇生、南寧市紅十字會(hui) 造血幹細胞捐獻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劉陽輝到采集病房看望慰問殷先生,向他頒發榮譽證書(shu) 和獎章,對他的大愛善舉(ju) 給予高度評價(jia) 和肯定。
劉陽輝稱,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一項保護人類生命健康的崇高事業(ye) ,是紅十字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寧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經過20年的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已形成特色鮮明的紅十字品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