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省”成2024年新疆棉花春播季關鍵字

發布時間:2024-04-09 16: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烏(wu) 魯木齊4月9日電 (胡嘉琛)隨著天氣轉暖,新疆棉花播種正由南向北陸續展開。近年來新疆持續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集約化、標準化、智能化水平,棉花種植更為(wei) 高質高效。記者采訪新疆多名棉農(nong) 時觀察到,“省”成為(wei) 他們(men) 提及最多的字。

  喀什地區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xiang) 克其克托帕村棉農(nong) 薑迎波今年種植了1700畝(mu) 棉花。和往年不同的是,這些棉花地不僅(jin) 全部建設成高標準農(nong) 田,還采用了“幹播濕出”種植技術。“這項技術在提升出苗率的同時,又能實現節省水資源、降低種植成本。”

  薑迎波向記者介紹,“幹播濕出”是指在播種前對棉田不再進行冬灌或春灌,直接整地後鋪設地膜和滴灌帶,再進行棉花播種,待達到適宜的出苗溫度時通過膜下滴灌方式少量滴水,使膜下土壤墒情達到棉花種子出苗的要求。

  巴楚縣靠近塔克拉瑪幹沙漠,土地鹽堿度高。近年來當地推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和土地改良,今年有30萬(wan) 畝(mu) 棉花地采用“幹播濕出”技術。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xiang) 歐吐拉吾斯塘村棉農(nong) 阿不都沙拉木·艾麥爾的棉花地也在其中。

  “采用這項技術,平均每畝(mu) 棉花地能節水150立方米。得益於(yu) 鹽堿土地改良、技術更新和機械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棉花出苗率預計將從(cong) 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阿不都沙拉木·艾麥爾說。

  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海樓鎮團結村村民王三水則用“省心省力”描述農(nong) 事。兩(liang) 台大馬力拖拉機牽引的播種機穿梭於(yu) 高標準農(nong) 田中,借助北鬥導航係統,播種機實現了無人駕駛。“每台播種機每天能播種100畝(mu) 地,我有960畝(mu) 棉地,一個(ge) 星期左右就能完成播種。”

  “早期播種是憑感覺和經驗,後來是插標杆、打線,既要‘瞻前’又要‘顧後’。如今無人駕駛拖拉機速度快,播得直。我家兩(liang) 個(ge) 人就能輕鬆管理近千畝(mu) 棉花地,而且畝(mu) 均產(chan) 量能在450公斤以上。”王三水說。

  對於(yu) 若羌縣瓦石峽鎮塔什薩依村農(nong) 民李保民來說,“省”的方式是在棉花地裏套種孜然,這樣能在一份土地上獲得兩(liang) 份收益。“我去年嚐試棉花套種孜然,效益還不錯,省力又省肥料錢。今年我將孜然種植麵積擴大到1000畝(mu) ,爭(zheng) 取進一步提升產(chan) 量,獲得更多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新疆棉花播種麵積3554萬(wan) 畝(mu) ,棉花產(chan) 量511.2萬(wan) 噸,占中國總產(chan) 九成以上。至此,新疆棉花總產(chan) 量連續5年穩定在500萬(wan) 噸以上,麵積、單產(chan) 、總產(chan) 、商品調出量連續29年居中國第一。(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