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虎門大橋或將迎來改擴建

發布時間:2024-04-11 14:29:00來源: 廣州日報

  虎門大橋或將迎來改擴建

  改擴建工程長約21.5公裏 擬投資100億(yi) 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ti) 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虎門宣攝影報道)近日,廣東(dong) 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發布《莞佛高速公路虎門大橋段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標公告》。虎門大橋這座已通車近30年的跨海大橋或將迎來改擴建。招標文件透露,莞佛高速公路虎門大橋段改擴建工程長約21.5公裏,總投資100億(yi) 元。

  擬采用高速公路標準

  招標文件透露,虎門大橋改擴建工程擬推薦線路起於(yu) 廣深高速太平互通,依次上跨太平水道、百花山隧道、威遠互通、虎門炮台保護區、獅子洋水道、南沙立交,後落地並入既有道路,終於(yu) 廣澳高速坦尾立交。路線全長約21.5公裏,擬采用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20公裏/小時。

  項目總體(ti) 功能定位為(wei) :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跨江通道的標誌性工程,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珠江東(dong) 西兩(liang) 岸縱向走廊的轉換通道,都市組團間交通聯係的快速通道。

  今年3月24日,廣東(dong) 省發展改革委下達了《廣東(dong) 省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莞佛高速公路虎門大橋段改擴建工程被列入廣東(dong) 省2024年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計劃表。計劃表顯示,虎門大橋改擴建工程長約21.5公裏,其中橋梁長約19.4公裏,總投資100億(yi) 元。

  車流量已遠超設計標準

  橫跨珠江口的虎門大橋於(yu) 1997年建成通車,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懸索橋,也是珠江口首座跨江大橋。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珠三角經濟快速發展,珠江口兩(liang) 岸交通需求越來越大。但當時車輛從(cong) 珠江口東(dong) 岸的東(dong) 莞、深圳、香港前往西岸的中山、珠海、澳門等地,需要繞道廣州,路遠又費時。1991年5月,虎門汽車輪渡開通,但仍不能滿足交通需求。

  為(wei) 改善交通,1992年10月,連接廣州番禺(西岸今屬南沙)與(yu) 東(dong) 莞虎門、橫跨獅子洋的虎門大橋開工。曆經近5年建設,1997年6月9日,虎門大橋開通運營。

  虎門大橋主橋和引橋全長15.76公裏,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120公裏/小時,東(dong) 連廣深高速,西接廣澳高速。主橋以“長虹臥波”為(wei) 設計造型,橫跨珠江口天塹,蔚為(wei) 壯觀。

  虎門大橋是連接珠江口東(dong) 、西兩(liang) 岸的咽喉通道,使兩(liang) 岸行車裏程縮短120多公裏,改寫(xie) 了粵港澳三地“一水隔天涯”的局麵,極大地促進了粵港澳三地交流。據統計,截至虎門大橋通車25周年時,累計車流量超過5億(yi) 輛次,超過2023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同時,虎門大橋橫跨全球最繁忙的珠江航道,其主跨淨空高度達60米,可通行10萬(wan) 噸級海輪。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車輛增多,虎門大橋擁堵也越來越嚴(yan) 重。據了解,虎門大橋設計車流量為(wei) 日均8萬(wan) 標準車次,但早已遠遠超過該設計標準。

  據統計,虎門大橋單日最高車流量近20萬(wan) 輛次,是全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大橋之一。即使2019年4月南沙大橋開通,分流了一部分車流量,但虎門大橋交通依然繁忙。

  (廣州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