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歐洲華僑華人婦女代表相聚上海:看新氣象 敘桑梓情

發布時間:2024-04-12 15: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記者 範宇斌)“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裏才永遠不會(hui) 幹涸,華僑(qiao) 華人隻有把自己和祖(籍)國發展融合在一起,才能釋放最大的能量。”丹麥湖南總商會(hui) 會(hui) 長肖靈豔11日表示。當日,“僑(qiao) 連五洲·滬上進博”——歐洲華僑(qiao) 華人婦女代表訪問團走進“大虹橋”活動舉(ju) 行,近150位歐洲華僑(qiao) 華人婦女代表相聚上海,感知發展新氣象,暢敘桑梓情誼。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是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核心承載區。歐洲華人華僑(qiao) 婦女聯合總會(hui) 會(hui) 長龔秀玲參觀了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後留下深刻印象。她來自挪威,祖籍上海,旅居挪威30多年來主要從(cong) 事貿易。“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每年在虹橋舉(ju) 辦,實地參訪後更加激發我們(men) 的興(xing) 趣和參與(yu) 感,這次參加活動的不少華僑(qiao) 華人都是貿易行業(ye) 的佼佼者,大家都希望借此契機找到投資合作的機遇,為(wei) 上海建設‘五個(ge) 中心’添磚加瓦。”龔秀玲說。

  從(cong) 法國飛回上海,歐洲華人華僑(qiao) 婦女聯合總會(hui) 第二屆主席、法國華僑(qiao) 華人婦女聯合會(hui) 首創會(hui) 長邱愛華再次來到這座繁華都市,感慨良多。她表示,上海是一座魅力都市,處處充滿經濟活力、創新動力、城市魅力與(yu) 投資潛力。“作為(wei) 嫁到海外的‘女兒(er) ’,不管我們(men) 飛得多高、走得多遠,我們(men) 的根永遠在家鄉(xiang) 。我們(men) 應該抓住機遇、積極探索,在各自領域做出一番成績,為(wei) 上海乃至中國發展貢獻力量,讓‘地瓜’藤蔓更加根深葉茂。”

  不少歐洲華僑(qiao) 華人婦女代表都是做進出口貿易起家的,來自僑(qiao) 鄉(xiang) 浙江青田的捷克華人華僑(qiao) 婦女聯合會(hui) 會(hui) 長陳金妹分享了她在歐洲的創業(ye) 經曆。1992年,她來到德國紐倫(lun) 堡,憑著膽量和決(jue) 心,一天打三份工,艱苦奮鬥積累了“第一桶金”。她告訴中新網記者,“當年單槍匹馬闖世界的那種闖勁,至今仍鼓舞著我,愛拚才會(hui) 贏。”

  1995年,陳金妹抓住經濟轉型的市場機遇來到捷克,開啟貿易之路。“當時,我們(men) 一邊熟悉市場做貿易批發,一邊走訪捷克各大城市,了解當地各個(ge) 市場行情。就這樣,日複一日賺取了第二筆創業(ye) 資本。到了1997年,我們(men) 又從(cong) 老家青田和溫州的皮革製造業(ye) 中發現了商機,將皮革製品運往歐洲銷售,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們(men) 在捷克各大城市建立了30多個(ge) 批發站,產(chan) 品銷往100多個(ge) 連鎖超市。”陳金妹說。

  “最美的風景”在回鄉(xiang) 路上,最大的機遇是與(yu) 家鄉(xiang) 同頻共振。如今,越來越多華僑(qiao) 華人選擇回鄉(xiang) 再創業(ye) 。

  “早在2005年,我們(men) 就帶著資金和夢想回鄉(xiang) 投資創業(ye) ,在房地產(chan) 、金融投資、服務業(ye) 等領域取得了更大的收獲。”陳金妹說,她始終認為(wei) 一個(ge) 人的成功不僅(jin) 在於(yu) 努力付出,還離不開時代發展和改革開放帶來的機會(hui) 與(yu) 紅利。她近年來還積極投身華僑(qiao) 華人社團建設,推動中國與(yu) 捷克兩(liang) 國企業(ye) 經貿交流,積極為(wei) 兩(liang) 國企業(ye) “走出去”牽線搭橋。(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