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澳門特色“一國兩(liang) 製”實踐新局麵(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
——澳門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係列報道之一
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中央和祖國內(nei) 地大力支持下,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接續奮鬥,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liang) 製”實踐取得舉(ju) 世矚目成就,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確立的特別行政區憲製秩序牢固樹立,澳門各項事業(ye) 全麵進步,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回首25年的不平凡曆程,澳門在政治、經濟、民生建設及區域發展等方麵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政治方麵,澳門“一國兩(liang) 製”製度體(ti) 係不斷完善,中央全麵管治權得到堅定維護,澳門特區高度自治權得到正確行使。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和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的法律製度不斷完善,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得到有效維護,特區的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
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liang) 製”實踐取得舉(ju) 世矚目成就
“一國兩(liang) 製”是一項開創性事業(ye) 。澳門回歸以來,曆任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管治團隊都把堅守“一國”之本放在首位,一以貫之。嚴(yan) 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決(jue) 維護中央憲製權力。正確把握憲法、基本法精神,堅決(jue) 維護中央全麵管治權、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確保澳門“一國兩(liang) 製”實踐始終不變形、不走樣。
“2023年修訂《維護國家安全法》,持續推進相關(guan) 配套立法和修法工作,不斷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組織體(ti) 製和執行機製,實現維護國家安全法律體(ti) 係的係統性重塑。”2024年11月19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立法會(hui) 全體(ti) 會(hui) 議上做施政總結時表示,澳門還完成修訂《行政長官選舉(ju) 法》《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hui) 選舉(ju) 法》,進一步築牢澳門特區選舉(ju) 法律製度的安全堤壩;完成修改《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及其配套法規,確保全國性法律在澳門特區得到正確和有效實施。澳門回歸以來,特區與(yu) 憲法、基本法實施相配套的製度機製不斷完善,特區憲製秩序有效運行。
10月13日岑浩輝高票當選澳門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候任人,11月1日在北京接受正式任命,澳門社會(hui) 各界高度關(guan) 注。“這既是中央有效行使對澳門的重大人事任免權,依法任命行政長官及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的重大舉(ju) 措,也是特區高度自治權得到充分保障的具體(ti) 體(ti) 現,更是‘一國兩(liang) 製’在澳門成功實踐的生動例證。”澳門特區立法會(hui) 主席高開賢表示。
在澳門,“一國兩(liang) 製”是頂層設計、製度安排,更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hui) 穩定的基石和源泉。“‘一國’之本、‘兩(liang) 製’之利就在澳門人的身邊,我們(men) 是受益者,也是踐行者。”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說。
回歸之初,澳門整體(ti) 經濟規模相比周邊“亞(ya) 洲四小龍”差距較大,人均GDP在全球各經濟體(ti) 中僅(jin) 排在40名前後。回歸以來,得益於(yu) “一國兩(liang) 製”方針的全麵準確實施、內(nei) 地經濟騰飛帶來的廣闊機遇以及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hui) 各界的共同努力,澳門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取得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截至2024年9月底,澳門財政儲(chu) 備達到6170億(yi) 澳門元,外匯儲(chu) 備達到2306億(yi) 澳門元。澳門回歸祖國的25年時間,是曆史上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高,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強的時期。
愛國愛澳核心價(jia) 值深入人心
“我父親(qin) 常說,江蘇是一個(ge) 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是他這個(ge) 地道澳門人的故鄉(xiang) 。”今年9月10日,澳門江蘇聯誼會(hui) 成立10周年暨第四屆理監事會(hui) 就職典禮上,澳門江蘇聯誼會(hui) 第四屆理事會(hui) 理事長岑定賢的發言引發全場共鳴。“直到父親(qin) 創立了澳門江蘇聯誼會(hui) ,再到後來我用自己的雙腳走遍江蘇,感受祖國悠久的曆史文化、經濟社會(hui) 發展,接觸到熱情的內(nei) 地同胞,與(yu) 內(nei) 地的交流交往日益頻密,才終於(yu) 領悟了父輩傳(chuan) 承愛國愛澳核心價(jia) 值的良苦用心。”岑定賢說。
在澳門,幾十家愛國同鄉(xiang) 社團堅定文化自信,用家鄉(xiang) 情凝聚愛國心;澳門工聯總會(hui) 、街坊總會(hui) 、婦聯總會(hui) 等愛國骨幹社團以及工商、僑(qiao) 界等社團,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全方位提供社會(hui) 服務,對弘揚愛國愛澳核心價(jia) 值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澳門工聯總會(hui) 、街坊總會(hui) 、婦聯總會(hui) 3家骨幹社團會(hui) 員達到18.42萬(wan) 人,比回歸之初增長137%,影響力日益擴大。
“澳門回歸祖國,老一輩澳門人挺直腰杆當家做了主人。從(cong) 回歸那天起,我不僅(jin) 是澳門人,更是中國人。”今年65歲的導賞員李宇逵的肺腑之言代表了很多澳門人的心聲。李宇逵平日裏熱愛學習(xi) 澳門曆史知識和文化傳(chuan) 統,經過考試當上了澳門博物館的義(yi) 務導賞員,葉挺將軍(jun) 故居、鄭家大屋、冼星海紀念館、孫中山行醫的中西藥局舊址等都是他經常導賞的地方。“很多參觀者是中小學生,我能為(wei) 孩子們(men) 講一講愛國愛澳的故事,特別有意義(yi) 。”李宇逵說。
走進紅色景點,延伸課堂知識,僅(jin) 是澳門特區政府注重愛國愛澳優(you) 良傳(chuan) 統傳(chuan) 承發展的工作之一。“傳(chuan) 承愛國愛澳精神,從(cong) 青少年抓起,從(cong) 日常做起,澳門特區形成從(cong) 製度、課程、教材到師資培訓、各類活動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澳門特區政府教育與(yu) 青年發展局局長龔誌明說。
“在大學階段,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等課程列入通識必修課,教學時數須達到45小時。”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駱偉(wei) 建說,在大一新生一入學就進行的有關(guan) 憲法、基本法測試中,達標率超過80%,表明中小學教育紮實有效。
與(yu) 此同時,特區政府在公務員錄用考試中也引入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等內(nei) 容,合格者才能成為(wei) 管治團隊一員。“澳門特區愛國愛澳教育紮實開展,成為(wei) 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關(guan) 鍵所在。”駱偉(wei) 健說。
祖國始終是澳門的堅強後盾
2015年12月,中央明確澳門特區海域麵積為(wei) 85平方公裏,與(yu) 33.3平方公裏陸地麵積相銜接,統籌《城市總體(ti) 規劃》,建設宜居城市、發展海洋旅遊、開展區域合作;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裏的橫琴作為(wei) 粵澳深度合作區,實行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體(ti) 製,使澳門的發展空間擴大到224.76平方公裏。
擴大的不隻實實在在的地域空間。回歸以來,澳門發展的製度空間、政策空間擴展從(cong) 未間斷。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ti) 方案》,為(wei) 合作區建設擘畫美好藍圖;2022年12月,“澳車北上”政策正式施行;2023年12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ti) 發展規劃》正式公布,明確合作區未來10年至15年的發展藍圖和指導方針;2024年3月,橫琴“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封關(guan) 運作;5月,出台6項政策措施,為(wei) 赴澳門開展商務、參展、就醫或從(cong) 事演藝等活動的內(nei) 地居民提供更便利簽注,允許內(nei) 地遊客以“團進團出”方式經橫琴口岸多次往返澳門與(yu) 橫琴;7月起,自澳門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度從(cong) 5000元提高至1.2萬(wan) 元,為(wei) 非中國籍澳門永久性居民簽發往來內(nei) 地通行證、便利往來內(nei) 地;11月出台珠海市戶籍居民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簽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簽注新政策……回歸25年來,中央持續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不間斷派出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領域人才,持續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全方位向澳門開放內(nei) 地廣闊市場,引領帶動澳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眼見著‘四橋’飛架南北,聯通澳氹,澳門有了第四條跨海大橋——澳門大橋,這是國家支持澳門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將進一步便利交通出行。”澳門特區立法會(hui) 議員、澳門工聯總會(hui) 副理事長梁孫旭表示,得益於(yu) 祖國內(nei) 地多支技術力量強、設計施工出色的建設隊伍團結協作,大橋僅(jin) 用4年多的時間就開通運營,成為(wei) 澳門和內(nei) 地心手相牽的見證。
“澳門的事就是自家的事,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攻堅克難,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確保澳門協和醫院如期順利完工並交付使用。”9月16日,澳門協和醫院開業(ye) 儀(yi) 式上,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沈程說。澳門協和醫院的開業(ye) ,為(wei) 實現“大病不出澳”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進一步增進了澳門同胞的健康福祉。
“中央接連推出一係列惠澳利民政策措施,為(wei) 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源源不斷注入新動力,充分彰顯了中央對澳門的關(guan) 懷和厚愛。”賀一誠表示。
11月22日上午10時,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填海工程正式啟動。未來,整個(ge) 填海擴建工程將顯著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承載能力,進一步推進澳門繁榮發展、振翅高飛。(本報記者 富子梅)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