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12月2日電 (錢晨菲)1月至10月,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7.3%,居浙江省首位;進出口總額7347.1億(yi) 元,增長14.0%,高於(yu) 浙江省平均6.9個(ge) 百分點,居該省第2位……今年以來,浙江金華聚力攻堅“港”“廊”“鏈”主戰場,經濟運行呈現持續穩進向好、全域整體(ti) 進位的局麵。
“港”通四海
西向“依陸出境”,浙江中歐班列(義(yi) 新歐)開通26條線路,輻射歐亞(ya) 大陸50多個(ge) 國家160多個(ge) 城市;東(dong) 向“依港出海”,開通金東(dong) 、義(yi) 烏(wu) 、永康三大海鐵聯運線路,成為(wei) 寧波舟山港的“第六港區”。
東(dong) 西交匯的樞紐就是金華“港”——國際陸港樞紐。在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局中,作為(wei) 不靠海不沿邊的浙中盆地,金華走出一條內(nei) 陸開放新路子。
國際陸港是內(nei) 陸開放的“心髒”。去年以來,金華加速推進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義(yi) 烏(wu) (蘇溪)國際樞紐港、華東(dong) 國際聯運港等牽引性項目建設。
對外通道是內(nei) 陸開放的“大動脈”。近日,滿載110個(ge) 標箱商品的X8020/19次國際貨運班列啟程,經阿拉山口出境,駛向歐洲。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浙江中歐班列(義(yi) 新歐)累計開行2051列,共發運16.7萬(wan) 個(ge) 標箱,增長3.1%。
金華國際陸港擁有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金義(yi) 片區、金義(yi) 綜保區、義(yi) 烏(wu) 綜保區等疊加優(you) 勢。為(wei)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其不斷進行製度創新。
去年9月,金華啟動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試點前,出口企業(ye) 需將貨物運輸到出境口岸,並辦結海關(guan) 手續,才能向稅務部門申請退稅。試點後,貨物在華東(dong) 國際聯運港、義(yi) 烏(wu) 國際陸港鐵路場站完成出口申報並放行後,企業(ye) 憑啟運港出口貨物報關(guan) 單電子信息,即可向稅務部門辦理退稅手續。
義(yi) 烏(wu) 市供銷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經旭揚說:“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後,出口退稅申報時間提前,有效減輕資金回籠壓力。”
截至今年10月,金華已辦理陸路啟運港退稅業(ye) 務企業(ye) 1958戶次,涉及出口貨值33億(yi) 元,可實現出口退(免)稅額1.3億(yi) 元,退稅周期平均縮短5天至30天。
創新之“廊”
“廊”是浙中科創走廊。
2022年4月,《浙中科創走廊發展規劃》印發實施,標誌著走廊建設提升到浙江省級層麵。浙中科創走廊以金華科技城、義(yi) 烏(wu) 科技城為(wei) 核心,師大創新城、金蘭(lan) 創新城、光電創新城、中央創新城為(wei) 支撐,“東(dong) 陽—浦江—磐安”和“蘭(lan) 溪—武義(yi) —永康”兩(liang) 條科創聯動區積極配合,加強與(yu) 浙江省內(nei) 其他科創走廊的創新聯動,實現科技創新能力全麵提升。
兩(liang) 年半來,浙中科創走廊集聚金華市50%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60%的研發機構、70%的高新產(chan) 業(ye) 投資、80%的高層次人才和90%的浙江省級以上科創平台,“一廊串聯、六城聚力”格局初具。
日前,2023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公布,金華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1項。從(cong) 獲獎名單看,金華科技創新工作呈現民營企業(ye) 持續發力、高等院校科研示範引領、縣(市、區)不斷突破等特點。這正是金華深入實施浙中科創走廊“十百千萬(wan) ”科創賦能工程,堅持以科創平台建設為(wei) 重點,以企業(ye) 創新培育為(wei) 主體(ti) 、以科技項目攻關(guan) 為(wei) 抓手取得的成果。
浙中科創走廊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後一公裏”,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得到進一步貫通。浙中科創走廊建設以來,新培育浙江省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2家、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業(ye) 19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9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2804家。
今年10月底,金華出台《高水平建設浙中科創走廊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改革的若幹意見》,聚焦推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從(cong) 探索科創走廊牽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貫通上進行較為(wei) 前瞻和係統的謀劃。
聚“鏈”成群
作為(wei) 民營經濟大市,金華立足製造業(ye) 發展現狀,主動適應產(chan) 業(ye) 融合化、生態化、集群化發展趨勢,於(yu) 去年底明確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關(guan) 鍵零部件、電動工具、紡織服裝等十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加快推動新型工業(ye) 化。
針對十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金華通過“鏈長+鏈主”協同機製,為(wei) 各條鏈量身定製產(chan) 業(ye) 規劃指引、產(chan) 業(ye) 政策扶持、產(chan) 業(ye) 基金等,以獎代撥,發揮“鏈主”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升級、行業(ye) 技術提升中的主體(ti) 作用,“建圈強鏈”提升產(chan) 業(ye) 能級。1月至10月,十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3348.9億(yi) 元,占該市產(chan) 值比重為(wei) 56.8%。
據悉,金華新能源汽車及關(guan) 鍵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聚集了8家上市公司。今年1月至10月,金華新能源汽車及關(guan) 鍵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發展迅猛,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904.5億(yi) 元,一個(ge) 千億(yi) 產(chan) 業(ye) 集聚呼之欲出。
“建圈強鏈”離不開數字化的推動。金華工業(ye) 企業(ye) 數量超10.7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占99%。金華將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一招,依照“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梯度路徑,大力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
得益於(yu) 數字化改造,當地一家生產(chan) 瑜伽服的企業(ye) 人均效率提升約30%,產(chan) 能提升15%以上,訂單增幅20%左右,僅(jin) 用一年就實現產(chan) 值翻番,現已擁有日產(chan) 12萬(wan) 至15萬(wan) 件的生產(chan) 力。
《2023年浙江省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水平評估報告》顯示,金華工業(ye) 企業(ye) 網絡基礎覆蓋率達98.03%,企業(ye) 車間生產(chan) 製造環節MES係統普及率居浙江省第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