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題:秉持文明多樣性理念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來自第二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hui) 的聲音
新華社記者潘潔、馮(feng) 歆然
第二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hui) 10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舉(ju) 行。與(yu) 會(hui) 代表普遍認為(wei) ,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國際社會(hui) 應在相互尊重彼此文化傳(chuan) 統和發展道路基礎上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共同推動人類發展進步。
柬埔寨常務副首相兼內(nei) 閣辦公廳大臣賓成表示,文明沒有優(you) 劣之分。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有助於(yu) 增進對彼此的理解和尊重,為(wei) 實現世界持久和平、人類進步繁榮奠定堅實基礎。
“文明是豐(feng) 富多彩的,民主也是如此。民主不是定製品,不是隻有一種形態、一個(ge) 標準,實現民主的道路並非隻有一條。各國應從(cong) 自身曆史、文化、風俗、傳(chuan) 統和國情出發,發展最適合自己的民主道路。”賓成說。
埃及前總理沙拉夫表示,政治製度植根於(yu) 文化當中,要增進人文交往,尊重不同國家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理解和自身實現路徑的探索,推動實現多元文明的和諧共生,共同構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西班牙前首相薩帕特羅認為(wei) ,不同大洲的曆史存在相通之處,要善於(yu) 發現彼此的相似點,求同存異,推動各種文明充分交流、融合,在尊重多樣性基礎上實現團結,共同應對人類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
“在人類近代史上,沒有任何時刻像現在這樣需要大家攜手合作、通力協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博科娃說,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隔閡對立和信任赤字,要重溫古絲(si) 綢之路精神,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構建相互尊重和包容的世界。
體(ti) 育是文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北京控股籃球俱樂(le) 部主教練馬布裏已在中國工作生活超過10年。在這裏,他與(yu) 隊友緊密合作,和朋友享受生活。“我喜歡和中國老百姓待在一起,共享中美文化交流的成果。”他說。
談到奧林匹克格言中新增加的“更團結”,馬布裏說自己非常讚同。“當今世界,單打獨鬥無法應對各種挑戰,隻有團結一致才能實現更快、更高、更強。”他說,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以“一起向未來”作為(wei) 主題口號,完美呼應了新的奧林匹克格言。
對話會(hui) 由中聯部所屬的中國國際交流協會(hui) 主辦,中外各界約260人參會(hui) 。對話會(hui) 發表的成果文件《北京願景》認為(wei)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hui) 的基本特征,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希望文明交流互鑒成為(wei) 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責編:劉葉婷、燕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