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南太不是“後花園”,應是“百花園”(環球熱點)

發布時間: 2022-06-28 15:22: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基裏巴斯首都塔拉瓦,中國企業(ye) 正在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修築一座便橋。

  新華社發(中國中鐵一局供圖)

  近期,澳大利亞(ya) 在南太平洋地區外交動作頻頻。自中國和所羅門群島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的消息發出以來,澳大利亞(ya) 政府大肆抹黑中國與(yu) 南太島國合作,不斷對所羅門群島及其他南太島國施壓糾纏。

  如同美國把拉美當成自家“後院”一樣,澳大利亞(ya) 有樣學樣,把南太平洋地區也當作自家“後院”,不許他人“染指”,拉攏盟友對抗中國,欲將南太變成地緣政治博弈場。然而,南太絕不是誰家的“後花園”,而應是開放合作的“百花園”。尊重南太島國主權和發展意願,秉持開放態度開展多方合作,真正助力南太島國發展振興(xing) ,才是國際社會(hui) 應擔的道義(yi) 與(yu) 責任。

  澳在南太“圈地”由來已久

  近幾個(ge) 月來,澳大利亞(ya) 對南太平洋島國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關(guan) 心”。

  在中國和所羅門群島開展正常交往合作期間,澳大利亞(ya) 一些政客歪曲臆測中所警務合作內(nei) 容,鼓噪所謂“中國軍(jun) 事威脅”,阻撓中所兩(liang) 個(ge) 主權國家推進安全合作。4月中旬,中所正式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後,澳政客反應激烈,無端指責抹黑中所安全合作“缺乏透明度”,並向所羅門群島持續施壓。時任澳大利亞(ya) 總理莫裏森高調散布所謂“中國在所建立軍(jun) 事基地”的謠言,妄稱中國此舉(ju) 將觸及美國和澳政府的共同“紅線”。時任澳大利亞(ya) 工黨(dang) 影子內(nei) 閣外長的黃英賢也稱,中所簽署安全協議,是“二戰以來澳大利亞(ya) 在太平洋地區外交政策的最嚴(yan) 重失敗”。《華盛頓郵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黃英賢此語暗含政治預設,即所羅門群島的外交政策是澳大利亞(ya) 的責任。這種預設可能會(hui) 激怒南太平洋地區的領導人。

  在隨後的澳大利亞(ya) 大選期間,對南太地區的外交表態成為(wei) 澳大利亞(ya) 政黨(dang) 表演的關(guan) 鍵點。據英國《衛報》報道,4月底,澳大利亞(ya) 工黨(dang) 宣布一項新的競選承諾,稱將在未來4年內(nei) 增加對太平洋國家和東(dong) 帝汶的發展援助,以“恢複澳大利亞(ya) 作為(wei) 首選合作夥(huo) 伴的地位”。該計劃名為(wei) 援助,但其詳細內(nei) 容包括向太平洋地區工人提供農(nong) 業(ye) 簽證,以緩解澳大利亞(ya) 自身的農(nong) 業(ye) 工人短缺問題。該計劃甚至還包括一項每年800萬(wan) 美元的“宣傳(chuan) 資金”,用以“將澳大利亞(ya) 的形象、價(jia) 值觀和利益投射到印太地區”。

  5月26日,就在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展開南太之行的同一天,剛剛就職澳大利亞(ya) 新任外長的黃英賢也開始對南太多國進行訪問。澳大利亞(ya) 廣播公司報道稱,黃英賢首先到訪斐濟,在那裏公開宣揚要維持澳大利亞(ya) 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6月1日,黃英賢又到訪南太島國薩摩亞(ya) 和湯加,彭博社稱,此行是澳大利亞(ya) 擴大外交存在的表現。6月17日,黃英賢訪問所羅門群島,與(yu) 該國總理索加瓦雷舉(ju) 行會(hui) 晤。路透社稱,該行程出於(yu) “對中所安全協議地區影響的擔憂”。

  和近期的熱情“關(guan) 切”不同,此前,澳大利亞(ya) 對南太平洋島國的訴求壓根不“上心”。澳大利亞(ya) 和英美兩(liang) 國就核潛艇軍(jun) 事協議舉(ju) 行秘密談判時,並未提前與(yu) 太平洋國家就核擴散風險進行討論。澳大利亞(ya) 廣播公司報道稱,索加瓦雷據此駁斥了澳大利亞(ya) 對中所合作“缺乏透明度”的無端指責,並暗示了澳大利亞(ya) 對太平洋國家態度的虛偽(wei) 性。

  “後花園”心態暴露殖民思維

  正如美國把美洲當作“美國人的美洲”、把拉美視作實施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yi) 的戰略後方,在澳不少政客眼中,擁有獨立主權的南太平洋島國顯然也是澳大利亞(ya) 的“地盤”。前任澳內(nei) 政部長安德魯斯今年3月接受澳媒采訪時曾直白地說,南太島國是“我們(men) 的地區”,所羅門群島和中國的合作發生在澳大利亞(ya) 的“後院”。該言論遭到索加瓦雷強烈批評,他表示,“後院”是放置垃圾的地方,該用詞是對主權國家的冒犯和居高臨(lin) 下的表態。

  中國社科院亞(ya) 太與(yu) 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對本報記者表示,澳大利亞(ya) 近期對南太島國進行的一連串動作,背後打的是三個(ge) “算盤”:一是為(wei) 了“對衝(chong) ”中國與(yu) 南太島國開展合作交流的影響力;二是為(wei) 了“修補”前任澳政府對南太地區的忽視,固化澳對其周邊地區的掌控力;三是為(wei) 了和美國等盟友動作保持一致,把南太島國限製在“澳大利後院”這一戰略定位上,阻止任何外界勢力介入。

  澳大利亞(ya) 防務和政治問題分析師薩米德·巴沙日前發文指出,澳大利亞(ya) 尚未擺脫殖民心態,根深蒂固的偏見和冷戰思維使澳大利亞(ya) 無法看到太平洋島國發展的大局。其在南太施加影響力的方式隻有象征性的姿態和微量的投資,而不是更切實的行動,未能關(guan) 注島嶼鄰國在經濟、氣候、基礎設施和防務方麵的實際需求。

  “澳大利亞(ya) 多年來在南太平洋地區橫行霸道。澳新任外長黃英賢一邊說著太平洋島國應自己決(jue) 定自己的安全,一邊又敦促它們(men) 考慮中國安全提議的‘後果’。澳大利亞(ya) 譴責所羅門群島與(yu) 中國簽署安全協議是在跨越地緣戰略紅線,就像一名訓斥下級不服從(cong) 命令的美國代理治安官。”薩米德·巴沙表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ya) 太研究所所長藍建學對本報記者指出,澳大利亞(ya) 試圖把南太平洋地區當成自己的“勢力範圍”或“自留地”,希望在這些島嶼國家頤指氣使。換言之,澳圖謀以宗主國自居,接管周邊南太平洋國家的內(nei) 政外交,模仿美國在拉美地區的行徑,大搞澳版“門羅主義(yi) ”,禁止它們(men) 和中國進行正常交往合作。

  “澳大利亞(ya) 實行的是非常典型的恃強淩弱的脅迫外交。近年來,澳以能為(wei) 美國推進所謂‘印太戰略’鞍前馬後效勞為(wei) 榮,將太平洋地區當作遏壓中國的舞台,為(wei) 美國火中取栗,內(nei) 心也盤算著如何借美國之手獨霸南太地區。”藍建學說。

  南太應成為(wei) 合作“百花園”

  蠻橫霸道在南太平洋注定沒有市場,友好合作才是南太島國的普遍期待。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近日在推特上表示,“斐濟不是任何人的後院——我們(men) 是太平洋大家庭的一員。我們(men) 最關(guan) 心的不是地緣政治,而是氣候變化。”王毅訪問南太期間,瓦努阿圖總統摩西高度讚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認為(wei) 各國人民不分種族、國籍、階層,都應平等享有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權利。基裏巴斯總統也強調,島國有自主選擇合作夥(huo) 伴的權利。

  “南太地區需要相互尊重、開誠布公、平等相待的對外合作關(guan) 係。南太國家領導人多次公開表示,中國是唯一真正平等對待、尊重他們(men) 的大國。太平洋足夠寬廣,容得下中國、澳大利亞(ya) 等國與(yu) 太平洋島嶼國家的合作。”藍建學表示,南太地區應真正實現澳政客隻掛在嘴上的“自由、開放、包容”。在這裏,大國與(yu) 小國應該一律平等相待,消除形形色色的殖民主義(yi) 殘餘(yu) 和‘地頭蛇’惡霸的高壓。太平洋島嶼國家有權與(yu) 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開展合作。

  許利平指出,南太平洋島國大部分是欠發達國家,且有“小島嶼、大海洋”的地理特征,即陸地麵積非常狹小、海洋麵積十分廣闊。特殊的地理環境決(jue) 定了這些國家受氣候變化影響深刻,時常遭受氣候災害威脅,發展具有極大脆弱性,因此非常需要外界的援助。但與(yu) 此同時,這些國家有自主發展需求,尤其在安全議題上,南太島國有通過太平洋島國論壇形成共識的傳(chuan) 統。太平洋島國論壇規定,任何一個(ge) 成員國如果出於(yu) 自身安全的需要,有權決(jue) 定單獨或者聯合他國來行使安全權。

  “南太島國擁有發展和安全自主性。他們(men) 不認為(wei) 澳大利亞(ya) 是唯一的夥(huo) 伴,而是希望同中國等其他國家也開展合作。不過度依靠某一個(ge) 國家、實現廣泛合作,這符合南太島國的發展需求,也有助於(yu) 南太地區的發展振興(xing) 。”許利平說,“南太不是地緣政治的博弈場,而是各方攜手合作、推進實現聯合國2030年發展目標的重要平台。”

  藍建學指出,南太島國普遍經濟體(ti) 量小,人口規模小,自然條件有限,經濟、科技、衛生水平較低。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政治緊張更暴露了他們(men) 的發展缺陷。澳大利亞(ya) 應思考如何與(yu) 中國等大國務實合作,共同幫助小島嶼國家解決(jue) 氣候變化、環境汙染、生態脆弱、發展治理等痛點、難點問題。南太地區需要的是外部不帶地緣政治目的、不附加政治條件的實質性援助,幫助其應對疫情、複蘇經濟、保持穩定。

  “南太地區不應淪為(wei) 某個(ge) 國家圈起來的‘後花園’,而應擺脫孤懸海外的不利局麵,回到亞(ya) 太大家庭中,成為(wei) 世界的‘百花園’。平等是島國之間長期秉持的‘太平洋方式’核心理念之一。曆史上,飽受殖民者、宗主國掠奪侵害的島國渴望被大國真正平等對待,而不是頤指氣使地提供‘施舍’。”藍建學說。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