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武漢如何當好“群主”?

發布時間: 2022-07-01 09:12:00 來源: 湖北

  【九城同心向未來】武漢如何當好“群主”?

  近來

  武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

  動作頻頻

  作為(wei) “群主”的武漢

  是如何把這個(ge) “家族群”打理得井井有條?

  它又是如何當好這個(ge) “群主”的?

  小布帶你來揭秘

  ↓↓↓

  作為(wei) “群主”,武漢主動對接、主動服務。九城一心,武漢都市圈正在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競爭(zheng) 力、最具影響力的省域都市圈,全力打造“引領湖北、支撐中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全國重要增長極。

  秘訣一:多聯通

  近期,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建設好消息不斷:花湖機場衝(chong) 刺6月通航、11月開啟貨運。

  作為(wei) 全球第四個(ge) 、亞(ya) 洲第一個(ge) 專(zhuan) 業(ye) 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將打造成為(wei)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貨運樞紐,與(yu) 武漢天河機場一起形成航空客貨運雙樞紐。根據規劃目標,到2025年,鄂州花湖機場將實現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245萬(wan) 噸,年旅客吞吐量100萬(wan) 人次,成為(wei) 未來實現武鄂協同發展、優(you) 勢互補的重要展現,與(yu) 武漢天河機場、陽邏港、三江港、吳家山鐵路樞紐等交通樞紐一起,共同構建武漢都市圈“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ti) 係。

  而依據武漢市印發的《武漢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未來幾年裏,武漢都市圈的“硬聯通”將利好不斷——

  加強武漢都市圈城際鐵路與(yu) 鄰近的長株潭、環鄱陽湖、中原等城市群城際鐵路的延伸對接,建設武鹹城際南延線等,規劃研究武漢—紅安連接線、武漢—羅田—英山—安慶高鐵、武漢—黃石—九江高鐵新通道。

  建設武漢都市圈大通道和武漢至周邊城市射線,實施京港澳高速武漢段、滬渝高速武漢至黃石段改擴建,新建武漢至天門、武漢至鬆滋高速,推進武漢經黃州至浠水高速、礄孝高速延長線、岱黃高速改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謀劃形成以武漢為(wei) 中心、輻射都市圈的“七環三十射”高快速路網絡,實現武漢至周邊城市的直聯直通直達。

  規劃建設武漢站—武漢天河機場、桃橋湖—邾城及武漢至孝感、鄂州等周邊地區市域(郊)鐵路,探索市域(郊)列車公交化運營,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與(yu) 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四網融合”。

  秘訣二:集智慧

  3月30日,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舉(ju) 行招商推介會(hui) 暨入駐項目簽約儀(yi) 式,共有12個(ge) 來自武漢、黃石兩(liang) 地的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智能製造、環保治理、新經濟等多個(ge) 行業(ye) 領域。

  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是黃石對接武漢科創資源的橋頭堡,作為(wei) 全省首個(ge) 科創“飛地”,被納入全省科技創新“十大”創新工作品牌,入選“2021黃石市優(you) 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

  黃石之後,黃岡(gang) 、鄂州、孝感、仙桃也在謀劃到武漢建立離岸科創中心,對接武漢的科創資源。

  武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基礎在產(chan) 業(ye) ,未來在科技創新。武漢的資源,就是大家的資源。

  2021年2月18日,光穀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正式啟動,以東(dong) 湖科學城為(wei) 核心,輻射帶動武漢、鄂州、黃石、黃岡(gang) 、鹹寧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和人才集聚。這條大走廊區域內(nei) 聚集了近百所高校、81名“兩(liang) 院”院士,擁有3個(ge)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ge) 國家研究中心、28個(ge) 國家重點實驗室。

  同年9月18日,武漢城市圈第一次科技同興(xing) 聯席會(hui) 在武漢召開。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武漢城市圈科技同興(xing) 協調機製》、《武漢城市圈科技同興(xing) 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和《武漢城市圈科技同興(xing) 2021年度工作要點》,達成了《武漢城市圈科技資源共享合作協議》、《武漢城市圈科技平台共建合作協議》,武漢市科技局發布了2021-2023年武漢城市圈科技同興(xing) 平台共建、項目共謀、主體(ti) 共育、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五共”新舉(ju) 措。

  到2023年,武漢都市圈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研發在武漢、轉化在城市圈,孵化在武漢、加速在城市圈,頭部在武漢、鏈條在城市圈,主鏈在武漢、配套在城市圈”的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發展模式,自主創新能力和區域創新活力全麵提升。

  目前,7個(ge) 湖北實驗室掛牌運營,開放共享大科學裝置,建成15個(ge) 以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研發在武漢、生產(chan) 在鄂州葛店的企業(ye) 近100家,葛店開發區四分之一規上企業(ye) 直接為(wei) 武漢配套。武漢、鹹寧、黃岡(gang) 、孝感四市已實現科技資源共享。

  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武漢·科創)已向都市圈各城市開放端口。該平台將為(wei) 都市圈內(nei) 科技企業(ye)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介機構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提供全方位服務,可在線利用武漢市各類科技創新資源,方便快捷查詢各類科技成果、專(zhuan) 家人才和服務機構信息。

  秘訣三:接鏈條

  切割、裂片、功能測試、水洗……經過一係列嚴(yan) 格的工藝流程,平均每天2萬(wan) 片觸摸屏、蓋板及顯示模組從(cong) 黃石開發區·鐵山區聯新5G觸控顯示(以下簡稱聯新顯示)項目車間流水線上,大部分產(chan) 品將流向該公司在武漢合作的中高端客戶手中。

  聯新顯示項目於(yu) 2020年10月開工,2021年1月投產(chan) 。投資方江西聯創電子選擇將生產(chan) 、研發團隊整體(ti) 遷移到黃石開發區·鐵山區,除了黃石是全國三大PCB產(chan) 業(ye) 集聚區之一,更是為(wei) 了就近對接武漢京東(dong) 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全球三大麵板“巨頭”。

  光穀一路向東(dong) ,十多分鍾車程便來到了鄂州葛店開發區。目前,葛店瑞華光電項目建設工地,項目的主體(ti) 工程全部完工,工人正在進行內(nei) 外裝修。瑞華光電是深圳瑞豐(feng) 光電的全資子公司,2021年7月23日,占地205畝(mu) 的瑞豐(feng) 光電湖北Mini LED技術產(chan) 業(ye) 園在鄂州葛店開發區破土動工。

  與(yu) 瑞華光電項目一路之隔,占地312畝(mu) 、總投資80億(yi) 元的芯映光電新型顯示器件項目正在搶工期。

  同時開工同時投產(chan) ,促使兩(liang) 個(ge) “芯”項目齊步走的是市場“口令”,“口令”發出者便是三安光電。該項目占地757畝(mu) 、總投資120億(yi) 元,是全球首個(ge) 大規模Mini/Micro LED(微發光二極管芯片)項目,已於(yu) 2021年4月13日投產(chan) ,芯映與(yu) 瑞華兩(liang) “兄弟”則是其下遊配套企業(ye) 。

  三安光電落戶鄂州葛店,是光穀科創大走廊的引力。“將生產(chan) 基地落戶鄂州,看中的就是毗鄰光穀,在顯示屏和終端上的優(you) 質市場資源。”湖北三安光電總經理呂奇孟介紹,Mini/MicroLED芯片需圍繞下遊布廠,10公裏半徑以內(nei) 最佳,以華星光電、天馬電子、國家存儲(chu) 器為(wei) 圓心,10公裏半徑除了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隻有鄂州葛店。

  和武漢的產(chan) 業(ye) 配套,能吸引企業(ye) 落戶都市圈內(nei) 城市。與(yu) 武漢協調發展,也能為(wei) 圈內(nei) 城市招來“金鳳凰”。

  1月15日,在2022年1月黃石市招商引資開門紅集中簽約儀(yi) 式上,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hui) 秘書(shu) 盧昆忠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該公司計劃把生產(chan) 線陸續搬到黃石,未來將由黃石主要承擔公司的生產(chan) 任務。

  武漢都市圈緊扣全省“51020”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強上中下遊環節、大中小企業(ye) 、產(chan) 供銷各方聯動,突出建鏈補鏈強鏈,推進都市圈產(chan) 業(ye) 協同布局、融合發展。“主鏈在武漢、配套在周邊”格局加快構建,葛店開發區187家規上企業(ye) ,與(yu) 武漢存在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關(guan) 係的占70%以上。黃石與(yu) 武漢共建光穀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示範區,仙桃與(yu) 武漢共建智能製造、新能源、機械及汽車零部件等產(chan) 業(ye) 配套體(ti) 係,天門與(yu) 武漢共建國家生物產(chan) 業(ye) 基地示範園和全省化學原料藥清潔生產(chan) 示範基地,潛江以打造長飛科技產(chan) 業(ye) 園融入“光芯屏端網”萬(wan) 億(yi) 產(chan) 業(ye) 集群。

  秘訣四:少跑腿

  今年2月,武鄂兩(liang) 地公積金正式取消了現繳存地繳存6個(ge) 月的轉移限製,實現兩(liang) 地職工即時申請即時辦結,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由此“秒級到賬”。3月19日起,武漢與(yu) 鄂州兩(liang) 地率先實行公積金互為(wei) 業(ye) 務辦理窗口,兩(liang) 地采取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兩(liang) 地聯辦等多種方式實現了公積金服務事項的“一窗辦理”。

  武鄂兩(liang) 地作為(wei) 武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核心區,率先實行公積金互為(wei) 業(ye) 務辦理窗口,4月該項舉(ju) 措在“1+8”都市圈內(nei) 全麵推行,武鄂年內(nei) 實施的其他幾項住房公積金便民措施,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在武漢都市圈全麵推廣。

  2021年6月17日,武漢市民之家政務服務大廳,第一次出現了“武漢城市圈通辦綜合窗口”。當天,武漢都市圈九城同步開設了“武漢城市圈通辦綜合窗口”,聯合推出了首批106項政務服務事項“跨市通辦”清單,圈內(nei) 政務服務同城化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同年11月30日,又公布了第二批213項“跨市通辦”事項清單。

  “武漢都市圈9市,319項政務服務事項都可‘跨市通辦’,身份證、駕駛證、護照等證件能夠異地辦理。”3月23日,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充分征求武漢都市圈各城市意見的基礎上,今年還將研究拓展一批新的圈內(nei) 通辦政務服務事項,持續推進更多高頻事項的“跨市通辦”,持續解決(jue) 群眾(zhong) “異地跑”“多地跑”問題。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