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3月15日電 題:江蘇:智能網聯讓智慧交通觸手可及
新華社記者 楊紹功
純電動,沒有駕駛員操作,也沒有方向盤、油門、刹車踏板……3月1日,50輛無人駕駛公交小巴在江蘇無錫6條線路上開始試運行。市民在公交站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預約購票乘車,還能精準了解到站信息,舒適的座椅可供10人乘坐。
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便捷公交出行背後,是車、路和相關(guan) 智能設施的聯網。近年來,江蘇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核心產(chan) 業(ye) 鏈進行打造,不斷突破技術難關(guan) ,著力培育產(chan) 業(ye) 生態,加快產(chan) 業(ye) 技術應用,讓智慧交通更快融入居民生活。
從(cong) 示範到運營,智慧交通可觸可感
從(cong) 蘇州北站下高鐵,可以方便地乘上綠色無人駕駛公交小巴,在蘇州市相城區的高鐵新城裏穿梭。起步很穩、轉彎不急,精準沿車道中線行駛,遇到行人和障礙物自動避讓,車內(nei) 的大屏幕上還能看到實時行駛信息……無人駕駛客車令人稱奇。目前,這樣的無人公交線路已覆蓋蘇州高鐵新城周邊9.8平方公裏區域。
在南京江心洲,無人駕駛出租車和無人駕駛公交小巴有序穿行在環島公路上,自動駕駛的無人售賣小車招手即停、掃碼可購,各個(ge) 路口的智能攝像機、網絡雲(yun) 設施24小時感知、計算交通狀況……江心洲數字孿生智慧交通指揮中心大屏上,實時交通信息盡收眼底,為(wei) 自動化駕駛場景提供後台支撐。
這些智慧交通體(ti) 驗的背後,是江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從(cong) 示範應用到示範運營的跨越。
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連接線上,路測感應裝置可以連接智能汽車,對車輛進行自動駕駛控製。如遇雨霧等惡劣天氣,這條數字化高速公路還可以感知車輛之間的距離,並通過不同顏色的路麵誘導燈發出提醒和警示,確保車輛行駛安全。類似這樣的數字化高速公路,2022年江蘇已建成83公裏。此外,還有135公裏普通道路實現了智能網聯。
製造“聰明的車”、建設“智慧的路”的基礎是大量智能裝置的應用,據不完全統計,江蘇已累計安裝車聯網路側(ce) 設施超過1700個(ge) ,覆蓋道路裏程1400多公裏,帶動車路協同感知、智能交通管控等一大批車聯網大數據應用場景先後落地。
從(cong) 企業(ye) 到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鏈形成
重載數十噸的卡車,可以識別百米範圍內(nei) 的路況,準確作出行駛安排。落戶蘇州相城區不到5年時間,蘇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已開始交付無人駕駛重卡,並在國內(nei) 高速公路上開展試運營。
企業(ye) 得到快速發展,產(chan) 業(ye) 也在加快集聚。作為(wei) 汽車零部件製造大省,江蘇充分發揮製造業(ye) 優(you) 勢,向智能網聯汽車製造轉型。從(cong) 製造汽車零部件的圖達通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承泰科技有限公司,到服務運營車輛的魔門塔(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智加科技,相城區的蘇州高鐵新城已集聚車聯網企業(ye) 超120家,覆蓋軟件算法、環境感知、出行服務等30餘(yu) 個(ge) 細分領域,初步建成全產(chan) 業(ye) 鏈生態。
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2年江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779家,相關(guan) 產(chan) 值1458.4億(yi) 元。
以製度保障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護航,江蘇還出台加快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的相關(guan)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國內(nei) 領先的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鏈與(yu) 創新鏈,引導龍頭骨幹企業(ye) 補鏈、強鏈、延鏈,不斷培育產(chan) 業(ye) 集群化優(you) 勢。
持續創新領跑,交通智慧化高質量推進
一輛時速200公裏的磁浮汽車在江蘇寧宣高速公路試驗路段飛馳,這項試驗測試的不僅(jin) 是車,還有高速公路。布置了大量智能感知和計算設備的車和路安安穩穩“跑”出了更快的速度,意味著未來的智慧高速公路可以照這樣來建設。
技術創新是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江蘇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載體(ti) 建設。目前,僅(jin) 蘇州就有相關(guan) 省級科技載體(ti) 平台20多家、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100家,一批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領域的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正在形成。
江蘇還以打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示範區推動交通強國試點建設,開展智慧交通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道路貨運行業(ye) 數智化等14項試點任務,持續加強交通科技創新。
“智能網聯技術有望率先在客車領域實現產(chan) 業(ye) 化。”金龍聯合汽車工業(ye) (蘇州)有限公司智能網聯首席專(zhuan) 家劉明春說,客車行駛速度低、場景變化相對少,自動駕駛研發難度低、成本也相對較低。以此為(wei) 突破口,蘇州金龍打造智能網聯雲(yun) 控平台,已累計接入車輛超18萬(wan) 輛,實現客車運行雲(yun) 控製。
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主任戴一凡說,江蘇較早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以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技術發展,智能傳(chuan) 感器、自動駕駛算法、域控製器等領域已達到國內(nei) 外領先水平。
“要繼續領跑必須加大技術攻關(guan) ,並跑好從(cong) 技術到應用轉化的關(guan) 鍵賽段。”戴一凡認為(wei) ,江蘇高質量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有望讓智能網聯汽車成為(wei) 一張靚麗(li) 的“未來名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