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戰爭的傷痛,讓這個文明古國滿目瘡痍

賈邁勒 董亞雷 發布時間:2023-03-20 09:11:00來源: 新華社

  編者按:從(cong) 46歲到66歲,新華社巴格達分社的伊拉克籍雇員賈邁勒始終堅守在烽火前線,在無數個(ge) 筆耕不輟的日夜,賈邁勒也以普通人的視角,記錄下戰爭(zheng) 與(yu) 恐襲陰霾下的伊拉克。此文為(wei) 賈邁勒對伊拉克戰爭(zheng) 的回憶。

  新華社巴格達3月18日電 20年前,美國以存在“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為(wei) 由,對伊拉克發動軍(jun) 事行動,隨後20年無休止的動蕩與(yu) 不安籠罩在伊拉克人民的頭上,讓這個(ge) 文明古國滿目瘡痍,深陷戰爭(zheng) 的泥淖。

  “巴格達發生爆炸聲”

  2003年3月20日淩晨,黎明的陽光還沒有照向古老的巴格達城市,防空警報就驚醒了熟睡中的人們(men) ,平靜的夜空也被戰火劃破。

  2023年3月15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巴格達分社的伊拉克籍雇員賈邁勒站在防爆牆前。新華社發(董亞(ya) 雷攝)

  作為(wei) 新華社巴格達分社的雇員,我因為(wei) 戰爭(zheng) 報道還沒有入睡。我趕緊跑到辦公室的屋頂,看到天空被防空火力點亮,受到攻擊的地方升起濃煙。

  “巴格達發生爆炸聲”——我迅速抄起海事衛星電話向位於(yu) 開羅的中東(dong) 總分社編輯部口述了這條快訊,新華社於(yu) 開羅時間上午04:30搶先發布。

  參與(yu) 製作這條獨家新聞讓我自豪,我隻能告訴世界這裏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揭露美國占領軍(jun) 的罪行,因為(wei) 我們(men) 國家的曆史和發展道路、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將被其他國家粗暴地改寫(xie) 。

  戰爭(zheng) 泥淖中的民眾(zhong)

  路邊炸彈、汽車炸彈、教派民兵組織和巷戰……這些年來,伊拉克人民身邊的危險隨處可見,已經成為(wei)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9年7月4日,在伊拉克摩蘇爾老城拍攝的努爾清真寺。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我經曆過最危險的一次事件是在2006年,當時我乘坐一輛小型巴士路過美軍(jun) 在巴格達西部的基地,在這裏遭遇了武裝人員和美軍(jun) 的交火。迫擊炮和機槍的火力近在咫尺,讓人無處可躲,隻能認命等待。

  當時的混亂(luan) 畫麵讓我至今心有餘(yu) 悸。當時有人在哭,有人逃跑,有人躲在路障後麵瑟瑟發抖,滿車乘客夾在美軍(jun) 和武裝人員之間的公路上,還好司機一腳油門載著乘客逃離了交火現場。

  被戰事在心中留下陰影的不僅(jin) 僅(jin) 隻有我,半島電視台紀錄片《第五個(ge) 故事》的導演伊拉克青年艾哈邁德·阿卜杜說,始於(yu) 2003年的那場戰爭(zheng) “給當時年僅(jin) 九歲的自己留下了心理陰影”。

  “我們(men) 內(nei) 心的這個(ge) 怪物正在追趕我們(men) ”,他在紀錄片中如此描述對戰爭(zheng) 的恐懼,並講述長期的戰爭(zheng) 給幾代伊拉克人留下的痛苦記憶。雖然他多次遇到伊拉克武裝民兵和美國軍(jun) 隊的交戰,甚至有一次的衝(chong) 突就發生在他家周圍,他也不願再回憶起當時的細節。

  多年的紛飛戰火和槍林彈雨不僅(jin) 在伊拉克民眾(zhong) 心裏留下傷(shang) 痕,也在無數斑駁的防爆牆上留下戰爭(zheng) 的印記。防爆牆是巴格達興(xing) 起的戰爭(zheng) 的產(chan) 物。在美國入侵伊拉克後產(chan) 生的多年混亂(luan) 與(yu) 危險局勢中,這些防爆牆被用來保護政府建築和一些敏感地區免受爆炸襲擊。

  “對於(yu) 許多伊拉克家庭來說,他們(men) 大多都有過悲痛的經曆,幾乎每個(ge) 家庭都有家人或者親(qin) 戚朋友在襲擊中遇難或受傷(shang) 。”巴格達一家咖啡館老板賽義(yi) 德·利雅得說。

  美國之心昭然若揭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舉(ju) 起了一管“不明粉末”,聲稱裏麵就是伊拉克正在研製的“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不久就聯合英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zheng) ,打開了伊拉克戰爭(zheng) 的“潘多拉的盒子”。

  2019年5月2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民眾(zhong) 在集會(hui) 上舉(ju) 著反戰橫幅。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美國經常用“民主”“自由”“人權”等口號來實現其霸權目標。伊拉克民眾(zhong) 的親(qin) 身經曆證明,美國的霸權主義(yi) 隻會(hui) 損害伊拉克乃至中東(dong) 地區的安全、穩定與(yu) 繁榮。

  根據全球統計數據庫的資料,2003年至2021年,約有20.9萬(wan) 伊拉克平民死於(yu) 戰爭(zheng) 和暴力衝(chong) 突之中,約有920萬(wan) 伊拉克民眾(zhong) 淪為(wei) 難民或被迫離開故土。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納杜姆·阿卜杜拉表示,在美國的粗暴幹涉下,伊拉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hui) 等方方麵麵都出現了問題。衝(chong) 突頻發,民生難以得到改善,給這個(ge) 中東(dong) 國家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傷(shang) 疤。

  策劃:倪四義(yi)

  監製:李忠發 馮(feng) 俊揚

  統籌:辛儉(jian) 強 楊駿 趙暉 閆珺岩

  記者:賈邁勒 董亞(ya) 雷 凡帥帥 哈利勒·達伍德 趙偉(wei) 宏 辛儉(jian) 強

  剪輯:田睿 司源

  編輯:馬驍 王豐(feng) 豐(feng) 程大雨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chuan) 播融合平台出品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