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並發表主旨講話。習(xi) 近平係統闡述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關(guan) 於(yu) 探索現代化道路的認識,回答了一係列的“現代化之問”,並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中國方案。
實現現代化,是國際社會(hui) 的普遍追求。由於(yu) 發展階段和曆史文化不同,不同國家對現代化的理解不盡相同。當前,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進程又一次來到曆史的十字路口。麵對“我們(men) 究竟需要什麽(me) 樣的現代化?怎樣才能實現現代化?”等一係列發人深省的現代化之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述見解、給出方案,展現出世界第一大黨(dang) 領導人的政治智慧和責任擔當。
怎樣回答“現代化之問”?習(xi) 近平提出5點主張:要堅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要秉持獨立自主原則,探索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要樹立守正創新意識,保持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性;要弘揚立己達人精神,增強現代化成果的普惠性;要保持奮發有為(wei) 姿態,確保現代化領導的堅定性。這些全麵係統的闡釋為(wei) 人類推進現代化進程指明方向。
“現代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zhuan) 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吹滅別人的燈,並不會(hui) 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hui) 讓自己行得更遠。”……這些生動的表述說明,一個(ge) 國家走向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更要立足本國國情、具有本國特色,還要堅持共享機遇、共創未來。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這樣倡導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也是這樣實踐的。2022年10月召開的中共二十大概括提出並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這次高層對話會(hui) 上,習(xi) 近平再次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的意義(yi) ,強調“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wei) 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wei) 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為(wei) 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新貢獻”。這三個(ge) “新”充分表明: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國際正義(yi) 力量的壯大。
在推動現代化進程中,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次高層對話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呼籲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重視文明傳(chuan) 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國際輿論認為(wei) ,全球文明倡議是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之後,中國給世界貢獻的又一重要理念。塞浦路斯勞動人民進步黨(dang) 總書(shu) 記斯特凡諾斯·斯蒂芬努認為(wei) ,全球文明倡議有助於(yu) 推動世界合力應對全球性挑戰,減少衝(chong) 突和對抗,通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實現人類和諧相處。
當前,個(ge) 別西方國家仍在鼓噪“文明優(you) 越”“文明衝(chong) 突”,宣揚唯我獨尊、強施於(yu) 人、推行資本主義(yi) 政治理念和製度模式的所謂“普世價(jia) 值”,這隻會(hui) 阻礙人類文明進步與(yu) 現代化進程。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充分挖掘各國曆史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這些主張有助於(yu) 推動世界文明朝著平衡、積極、向善的方向發展,也有助於(yu) 解決(jue) 人類遇到的諸多問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提出,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這將為(wei) 各國文明交流互鑒提供新的平台。事實上,從(cong) 舉(ju) 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領導人峰會(hui) ,到首倡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再到努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文明之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
當人類再次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政黨(dang) 作為(wei) 引領和推動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有責任作出回答。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世界第一大黨(dang)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未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將致力於(yu) 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向世界展現“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