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9日,美國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發表聲明說,紐約社區銀行已同意收購12日被關(guan) 閉的簽名銀行。而規模較大、受該聯邦機構接管的矽穀銀行仍前途未卜。19日有媒體(ti) 爆料稱,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考慮分拆出售矽穀銀行資產(chan) ,暫未獲官方證實。
簽名銀行獲“接盤” 矽穀銀行或“分家”
美國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19日發表聲明稱,已經與(yu) 紐約社區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旗星銀行達成協議,向其出售簽名銀行的絕大部分存款業(ye) 務和一部分貸款業(ye) 務。20日起,簽名銀行的全部40家分行將由旗星銀行管理。此次交易不包括與(yu) 簽名銀行的數字銀行業(ye) 務相關(guan) 的約40億(yi) 美元存款。此外,簽名銀行大約600億(yi) 美元的貸款業(ye) 務也仍處於(yu) 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的管理之下,留待處置。
另一方麵,美國媒體(ti) 19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美國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正在尋求拆分出售已經關(guan) 閉的矽穀銀行。據報道,矽穀銀行預計將至少被拆分為(wei) 兩(liang) 部分進行出售。其中,矽穀銀行的私人銀行業(ye) 務將進行單獨出售,這部分業(ye) 務主要服務高淨值人群,競購截止日期為(wei) 22日;矽穀銀行的另一部分——也就是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設立的接管矽穀銀行存款和資產(chan) 的“過渡銀行”,將作為(wei) 另一部分進行出售。
美政府出手“一保到底” 或釀更大風險
美國銀行接連“暴雷”,引發市場擔憂。業(ye) 界擔心,恐慌情緒蔓延引發針對美國其他金融機構的擠兌(dui) 風暴。為(wei) 此,美國財政部、美聯儲(chu) 和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此前宣布采取行動,為(wei) 事發銀行儲(chu) 戶存款“兜底”,包括存款額超過25萬(wan) 美元的客戶。而在此前,根據標準,每名有存款保險的銀行儲(chu) 戶最高承保額為(wei) 25萬(wan) 美元。美國監管機構出手,為(wei) 事發銀行存款“一保到底”的做法,引發輿論擔憂。
《華爾街日報》日前發文寫(xie) 道,“不少觀察人士擔憂,對25萬(wan) 美元存款保險上限規定的漠視或將引發無論數額多大,都將一保到底的呼聲。許多人辯稱,完全擔保將助長不負責任的行為(wei) 。”《華爾街日報》所說的其實是所謂的“道德風險”問題,即當行為(wei) 主體(ti) 不必為(wei) 自身的行為(wei) 負完全責任時,更傾(qing) 向於(yu) 冒更大風險,而此舉(ju) 或將使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動蕩。
德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 穆罕默德·埃裏安:這是否將引發不負責任的行為(wei) 呢?顯然有這個(ge) 風險,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要控製“道德風險”,監管機構必須確保監管到位 。
美國盈透證券集團首席策略官 史蒂夫·索斯尼克: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美國政客對美國銀行危機大包大攬,一旦商業(ye) 與(yu) 政治夾雜在一起,事情就變味兒(er) 了。希望存款保險上限有所提升很好理解。就像你所說的,提到100萬(wan) 美元,這看上去很合理。但如果完全不設存款保險上限,確實將引發“道德風險”。
羊毛出在羊身上 “兜底”資金將轉嫁納稅人
盡管美國政府一再聲稱相關(guan) “兜底”不會(hui) 動用納稅人的錢,但據美國媒體(ti) 分析,事實並非如此。
美聯社17日發表文章,題為(wei) 《美國人將最終為(wei) 銀行錯誤承擔費用嗎?》據文章分析,存款保險基金來源於(yu) 銀行為(wei) 存款保險支付的保費,其設立的目的就是在銀行關(guan) 閉時為(wei) 儲(chu) 戶兜底25萬(wan) 美元以內(nei) 的資金。可如今,美聯儲(chu) 等機構稱事發銀行所有存款都將得到全額支付——這也就意味著,美國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實際是利用繳納了存款保險的客戶的資金為(wei) 沒有繳納存款保險的客戶全額兜底。
美聯社稱,盡管美國民眾(zhong) 不必為(wei) 此直接承擔成本,但長期來看,美國其他銀行為(wei) 此多交的存款保險保費,最終還是將轉嫁到美國民眾(zhong) 的頭上。
美國盈透證券集團首席策略官 史蒂夫·索斯尼克:問題是存款保險上限將如何被重新評估,並如何以更高保費的形式轉嫁到銀行客戶頭上。因為(wei) 此前交保費最多保25萬(wan) 美元(存款),不是不設上限。
美參議員:美銀行和鐵路“以犧牲其他一切為(wei) 代價(jia) 來追逐短期利潤”
在近日舉(ju) 行的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hui) 聽證會(hui) 上,俄亥俄州參議員謝羅德·布朗在發言中,將矽穀銀行關(guan) 閉一事與(yu) 俄亥俄州2月初發生的“毒火車”脫軌事故相類比。他表示,這兩(liang) 起事件反映出美國銀行業(ye) 和鐵路行業(ye) 的共同點:與(yu) 政客相互勾結,不惜一切代價(jia) 追求最大利潤。
美國俄亥俄州參議員 謝羅德·布朗:我想就俄亥俄州東(dong) 巴勒斯坦城的民眾(zhong) 和矽穀銀行關(guan) 閉一事說幾句話。這兩(liang) 件事有一個(ge) 共同點:公司遵循華爾街的商業(ye) 模式,以犧牲其他一切為(wei) 代價(jia) 來追逐短期利潤。他們(men) 得到了這裏(國會(hui) )的企業(ye) 遊說者和政客的幫助和教唆,這些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削弱了本應用來保護我們(men) 所服務的人民的規則。而現在,俄亥俄州和全美的工薪階層付出了代價(jia) 。
俄亥俄州脫軌“毒火車”所屬的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2015年的遊說文件顯示,該公司曾遊說國會(hui) 和負責製定交通部規則的行政機構,“反對額外的限速和要求安裝ECP(電控空氣製動係統)”。
美國跟蹤政治資金用途的非黨(dang) 派組織“公開秘密”的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2年間,美國鐵路協會(hui) 共斥資3940萬(wan) 美元用於(yu) 遊說聯邦政府。這其中,諾福克南方鐵路和聯合太平洋鐵路等公司提供了數百萬(wan) 美元的政治獻金。
美國俄亥俄州參議員 謝羅德·布朗:想想這個(ge) 國家一百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兩(liang) 個(ge) 說客,銀行和鐵路。這就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機的原因,這場危機讓工薪階級的積蓄蕩然無存,耽誤了整整一代美國年輕人。華爾街當然沒有改變它的行事方式。在隨後的幾年裏,華爾街的銀行一直在遊說撤銷我們(men) 在那次危機後通過的保障措施。
美國俄亥俄州參議員 謝羅德·布朗:現在已經不存在的矽穀銀行花了數十萬(wan) 美元來爭(zheng) 取豁免它的首席執行官來參加聽證會(hui) 。我猜他現在已經失業(ye) 了,他說他們(men) 銀行不應該受製於(yu) 強力監管,因為(wei) “我們(men) 的活動和商業(ye) 模式是低風險”。“低風險”,這是他的原話。我們(men) 都知道他們(men) 真正追求的是什麽(me) ,利潤最大化,管他什麽(me) 風險。
2015年,矽穀銀行首席執行官貝克爾親(qin) 自遊說參議院,要求國會(hui) 減少對金融機構的審查,並豁免包括矽穀銀行在內(nei) 的一批金融機構。2018年,矽穀銀行的遊說最終取得了成功,美國國會(hui) 上調了認定銀行存在係統性風險的標準,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都被免於(yu) 此監管之列。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聯邦記錄顯示,2015年到2018年期間,貝克爾花在遊說聯邦政府上的錢超過了50萬(wan) 美元。(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