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nei) 瓦3月20日電 綜述:聯合國呼籲采取緊急氣候行動確保人人享有宜居未來
新華社記者劉曲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20日發布最新報告說,當前已有多種可行且有效的選擇來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並適應人為(wei) 造成的氣候變化,如果現在采取行動,仍然可以確保所有人都有一個(ge) 宜居的、可持續的未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每六至七年就全球氣候問題發布一次綜合性科學評估報告,上一次即2014年完成的第五次評估報告為(wei) 《巴黎協定》提供了主要科學依據。根據協定,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ye) 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製在2攝氏度內(nei) ,並為(wei) 把升溫控製在1.5攝氏度之內(nei) 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ti) 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ti) 淨零排放。
委員會(hui) 20日在瑞士因特拉肯正式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認為(wei) 迄今為(wei) 止所做工作的速度、規模,以及當前計劃都不足以應對氣候變化,要將全球升溫控製在1.5攝氏度之內(nei) 麵臨(lin) 空前挑戰。
報告突出了氣候變化將持續造成的損失和破壞,這對全球最脆弱人群和生態係統的打擊尤其嚴(yan) 重;如果現在就采取正確行動,可能會(hui) 帶來轉型變革,這對可持續、公平的世界至關(guan) 重要。
報告明確指出,解決(jue) 方案在於(yu) 適應氣候變化的發展,這涉及將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與(yu) 減少或避免溫室氣體(ti) 排放的行動相結合。例如,通過清潔能源和技術來改善民眾(zhong) 尤其是婦女和兒(er) 童的健康;低碳電氣化、步行、騎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可改善空氣質量、改善健康、增加就業(ye) 機會(hui) 並實現公平;僅(jin) 改善空氣質量給人們(men) 健康帶來的經濟效益就與(yu) 減少或避免排放的成本大致相同,甚至可能更大。
此外,增加資金和技術投入對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guan) 重要。報告稱全球有足夠資金迅速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而要掃除增加投入的障礙,關(guan) 鍵是政府通過公共資金和向投資者發出明確信號。投資者、各國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也可以發揮各自作用。一些現有氣候應對政策措施已驗證是有效的,擴大其規模並更廣泛地應用,就能實現深度減排和提高氣候適應力。報告認為(wei) ,政治承諾、協調政策、國際合作、生態係統管理和包容性治理對於(yu) 有效和公平的氣候行動都很重要。
報告強調,氣候、生態係統和社會(hui) 相互關(guan) 聯。有效和公平地保護地球上大約30%至50%的土地、淡水和海洋將有助於(yu) 確保地球的健康,而城市地區則為(wei) 可持續發展的氣候行動提供了全球機會(hui) 。比如,食品部門、電力、運輸、工業(ye) 、建築和土地利用等領域的變革可以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同時讓人們(men) 更容易過上低碳生活,以改善人們(men) 的健康和福祉;更多地認識到過度消費帶來的後果也可以幫助人們(men) 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主席李會(hui) 晟在報告發布會(hui) 上表示,將有效和公平的氣候行動納入主流,不僅(jin) 會(hui) 減少對自然和人類的損失和損害,還會(hui) 帶來更廣泛的利益。這份綜合報告強調了采取更雄心勃勃的行動的緊迫性。
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在報告發布前的視頻致辭中呼籲,將全球升溫控製在1.5攝氏度之內(nei) 是可以實現的,這將在氣候應對行動中實現質的飛躍。“這份報告是一個(ge) 號角,呼籲每個(ge) 國家、每個(ge) 部門以及在每個(ge) 時間框架內(nei) ,大規模加速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