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最新研究:澳大利亞淺礁物種種群在2008至2021年出現下降

孫自法 發布時間:2023-03-24 08: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生態學研究論文顯示,澳大利亞(ya) 大部分淺礁物種種群在2008年至2021年出現了下降。這一趨勢雖未發生在所有物種中,但表明有必要開展更大力度的保育行動來保護海洋生態係統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該論文指出,隻有對物種種群進行仔細監測,才能理解生物多樣性的變化,並采取有效的保育策略。追蹤海洋生態係統的物種動態一直很困難,因為(wei) 種群變化隱藏在海表之下,所以更難觀察。

  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澳大利亞(ya) 塔斯馬尼亞(ya) 大學格雷厄姆·埃德加(Graham Edgar)與(yu) 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對海洋物種種群趨勢開展大規模評估,他們(men) 結合世界上三個(ge) 時間最長的珊瑚礁監測項目進行研究,共包含對4009個(ge) 海洋魚類、移動無脊椎動物(如蟹)、珊瑚和藻類類群的2640萬(wan) 次個(ge) 體(ti) 觀測。這些數據從(cong) 澳大利亞(ya) 周圍的3075個(ge) 地點采集,采集時間為(wei) 1992年至2021年。

  論文作者主要關(guan) 注2008年至2021年這段時期,並發現1057個(ge) 觀測物種中有57%的物種出現了種群下降,所有觀測物種中有28%的物種下降程度超過30%,其中包括9種珊瑚、36種無脊椎動物、34種藻類和227種脊椎動物。該研究團隊還以2008年的水溫為(wei) 基線,測量了熱浪對物種種群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冷溫物種種群在水溫比2008年水平上升約0.5°C後出現了下降。這些物種中很多都是澳大利亞(ya) 特有,如果繼續下降會(hui) 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巨大損失。

  論文作者總結指出,他們(men) 的研究結果能用來為(wei) 保護這些物種不受人為(wei) 活動造成氣溫變化的影響提供參考,這對於(yu) 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至關(guan) 重要。(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