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廣州市北郊一座稱為(wei) 象崗的小山發現了南越文王墓,這一王墓的出土,被譽為(wei) 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在南越文王墓出土的1000多件(套)文物中,不乏精品和孤品,當中的“絲(si) 縷玉衣”更是堪稱南越王博物院“鎮館之寶”。這件來自兩(liang) 千多年前的漢代文物——形製完備的玉衣,究竟有何獨特和珍稀之處?對於(yu) 認識中國古代玉衣製度,及其背後蘊藏的以玉為(wei) 貴的中華文明有何重要價(jia) 值?日前,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王維一就此接受了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