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3月24日文章,原題:雇用更多童工的危險競賽 美國勞工部上月宣布,他們(men) 發現102名未成年人被該國一家公司非法雇傭(yong) ,負責清洗肉類加工設備,工作條件非常危險。他們(men) 在13歲至17歲之間,其中3人受傷(shang) ,1人燒傷(shang) 。
公告稱,有10個(ge) 孩子在阿肯色州工作。但該州並未立即采取行動,防止企業(ye) 進一步剝削兒(er) 童,反而背道而馳。本月早些時候,阿肯色州共和黨(dang) 籍州長薩拉·桑德斯簽署一項法案,取消了16歲以下兒(er) 童在就業(ye) 前必須獲得工作許可證的要求,他們(men) 隻需證明年齡並獲得監護人同意即可上崗。該法案實際上讓雇傭(yong) 童工變得更容易。
阿肯色州是共和黨(dang) 和行業(ye) 組織最先盯上的地方,他們(men) 試圖推翻聯邦和州已經施行了幾十年的兒(er) 童用工保護法規。同時,另有至少9個(ge) 州的立法機構正在通過相關(guan) 法案,以延長未成年人的工作時間,取消對危險職業(ye) 的限製,允許他們(men) 在提供酒精服務的場所工作,或降低未成年人的州最低工資。美國勞工部表示,2018年以來,被非法雇傭(yong) 的童工人數增加了69%。
這些州的應對措施沒有保護未成年人不受剝削,反而旨在使剝削合法化。這些州的選民也許會(hui) 支持放鬆管製,但他們(men) 可能不知道,企業(ye) 可以利用法案增加未成年人工作強度,降低他們(men) 的工資,置他們(men) 於(yu) 危險境地。
行業(ye) 組織一直在大力遊說這些州的議員,聲稱企業(ye) 招聘童工是因為(wei) 後者具有靈活性,並能夠彌補市場勞動力短缺。美國獨立企業(ye) 聯合會(hui) 是主要的遊說組織之一,該組織主要支持共和黨(dang) 候選人,長期反對各類監管。
針對阿肯色州的新法案,有反對者稱,許多童工沒有監護人來保護他們(men) 的利益。可以預見,未來會(hui) 有更多非法雇傭(yong) 未成年人的行為(wei) 不受監管。
這種“開倒車”行為(wei) 的真正目的並非幫助街頭小店解決(jue) 燃眉之急,而是為(wei) 通用和百事可樂(le) 等大公司提供便利。《紐約時報》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兒(er) 童在美國普遍被雇傭(yong) ,為(wei) 零售業(ye) 和製造業(ye) 的一些大公司工作,從(cong) 事令人筋疲力盡且很危險的工作。
此外,許多未成年人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從(cong) 拉丁美洲來到美國工作,他們(men) 可能不知道自己無意間違反了美國的法律。一名13歲的女孩在工作時,被腐蝕性化學物質灼傷(shang) ,她說事故發生在晚上11點到早上7點期間。此事違反多項聯邦法律,美國勞工部對這家清潔公司處以150萬(wan) 美元的罰款。
盡管有證據表明,越來越多兒(er) 童正受到剝削和傷(shang) 害,但州議員們(men) 仍在通過違背聯邦標準的法案。他們(men) 這是在挑釁美國勞工部對他們(men) 的調查——俄亥俄州參議院本月早些時候通過一項法案,延長16歲以下未成年人的工作時間,而這也與(yu) 聯邦法律相悖。艾奧瓦州的共和黨(dang) 議員還提出了一項“最糟糕的法案”,允許14歲的孩子在工業(ye) 冰櫃、肉類冷凍機和工業(ye) 洗衣機處工作,15歲的孩子可以搬運重物。
美國勞工部表示,將加強對商業(ye) 違規行為(wei) 的調查,不僅(jin) 包括直接雇傭(yong) 童工的雇主,還包括與(yu) 這些雇主簽訂合同的大公司,或在供應鏈中使用童工的公司。在許多情況下,大公司通過承包商或人力中介雇傭(yong) 未成年人,然後聲稱自己與(yu) 濫用童工無關(guan) 。一些中介機構雖然在遭到處罰後關(guan) 閉,但很快又會(hui) 以新的名字卷土重來。
拜登政府缺乏做好這項工作的所有準備。由於(yu) 國會(hui) 預算一直保持不變,美國勞工部工資與(yu) 工時司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裁減了12%的員工,僅(jin) 勞工部首席律師西瑪·南達的團隊就失去了100多名律師,因此該部門沒有足夠的調查人員來有效追查非法雇傭(yong) 童工行為(wei) 。此外,根據美國現行法律,對公司違反勞動法規的最高處罰僅(jin) 為(wei) 每聘一名童工罰款15138美元。
全麵的移民改革將是移民兒(er) 童獲得所需保護的最佳保障。如果有監護人在側(ce) ,未成年人就沒那麽(me) 容易受到傷(shang) 害,也能更好地尋求法律保護。雖然拜登政府已經要求國會(hui) 增加執法資金預算,並提高處罰力度。但這兩(liang) 項要求都不太可能得到批準,而且移民改革似乎還很遙遠。(陳欣譯)
(來源:環球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