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矽穀銀行破產(chan) 點燃了美國銀行的信任危機,投資者擔憂:“廚房裏可能不止一隻蟑螂”。美聯儲(chu) 副主席邁克爾·巴爾表態稱,矽穀銀行倒閉是管理不善的教科書(shu) 式案例。美國“雷曼時刻”會(hui) 否重演?新一輪金融危機是否正在拉開序幕?世界會(hui) 不會(hui) 再次為(wei) 美國埋單?
圍繞上述問題,中新社“東(dong) 西問·中外對話”邀請美國《中國政治學雜誌》副主編、華東(dong) 師範大學政治與(yu) 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約瑟夫 馬奧尼與(yu) 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員曲強展開對話。
約瑟夫·馬奧尼表示,矽穀銀行的破產(chan) 可能預示著更廣泛的問題,風險正在不斷積聚。美國的財政政策、政府監管甚至是基本的治理能力,也出現了問題。美國經常成為(wei) 危機策源地,而每一次新的經濟危機到來,背後的深層次問題繼續惡化,進一步損害國家福祉,導致更嚴(yan) 重的政治兩(liang) 極分化、不穩定和治理不善。
視頻:【東(dong) 西問·中外對話】美學者:美國經常成為(wei) 金融危機的策源地來源:中國新聞網
曲強認為(wei) ,美國金融體(ti) 係的動蕩,不會(hui) 真正影響中國金融。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有很大的回旋餘(yu) 地,以確保中國金融體(ti) 係的穩定。中國經濟現在正處於(yu) 複蘇階段,憑借穩定的利率,可以平穩過渡。
對話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矽穀銀行倒閉事件引發全球關(guan) 注,美國三天內(nei) 有兩(liang) 家銀行倒閉,突然倒閉的原因有哪些?誰是最大受害者?
約瑟夫 馬奧尼:由於(yu) 將短期存款投資於(yu) 長期債(zhai) 券,矽穀銀行過度暴露在流動性風險當中。當利率上升時,債(zhai) 券價(jia) 值下跌,銀行股本也隨之下滑。矽穀銀行的客戶提取的存款數額已超過該銀行的現金儲(chu) 備,引發擠兌(dui) 。這是導致崩潰的直接原因。
誰是輸家?由於(yu) 擔心矽穀銀行的破產(chan) 可能預示著更廣泛的問題,銀行業(ye) 在危機爆發後損失了數十億(yi) 美元,美國政府監管機構和美聯儲(chu) 信譽受損。美國納稅人將不得不通過更多的赤字性支出為(wei) 這一事件埋單,而這些支出通常由美聯儲(chu) 通過印鈔來填補。美聯儲(chu) 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其利率體(ti) 製。同時,溢出效應也給全球帶來風險。
2023年3月10日,記者在美國加州聖克拉拉市矽穀銀行總部門前采訪。當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表示,矽穀銀行因資不抵債(zhai) 已被加利福尼亞(ya) 州監管部門關(guan) 閉,由該公司接管。劉關(guan) 關(guan) 攝
曲強:作為(wei) 美國第16大銀行,矽穀銀行破產(chan) 引發的擠兌(dui) 狂潮已經波及到了許多運行良好的銀行。是什麽(me) 讓這些“優(you) 等生”也陷入如此境地?我認為(wei) 是美聯儲(chu) 利率上調得太激進、速度太快。沒有銀行能在這麽(me) 短的時間內(nei) 做好準備。試想一下,在半年的時間內(nei) ,利率將從(cong) 基本上接近零的水平上調到超過5%,這意味著美國的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前途難測。
如果美聯儲(chu) 持續加息,不知道還有多少其它銀行會(hui) 因此遭受損失。有趣的是,美聯儲(chu) 表示“納稅人不會(hui) 為(wei) 此付出任何代價(jia) ”。對此我們(men) 不知真假,因為(wei) 美聯儲(chu) 承諾其將承擔所有損失。但是要怎麽(me) 做呢?其需要發行其它債(zhai) 券來彌補這些損失,這些資金最終需要由未來的美國納稅人或其他利益相關(guan) 者,甚至是全世界的人來償(chang) 還,這終歸是有代價(jia) 的。
中新社記者:外界擔心,美國銀行接連倒閉會(hui) 引發新的金融危機。您是否認為(wei) 美國又進入了“雷曼時刻”,新一輪金融危機是否正在拉開序幕?
約瑟夫 馬奧尼:我認為(wei) 風險正在不斷積聚。“雷曼時刻”也許不會(hui) 立即到來,但我確信美聯儲(chu) 在管理美國經濟方麵,已基本無計可施。與(yu) 此同時,美國的財政政策、政府監管甚至是基本的治理能力,也出現了問題。
雖然這次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銀行或利率風險管理引起的,但矽穀銀行倒閉並不是孤立事件,其它銀行也存在這種情況。這也表明美聯儲(chu) 的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產(chan) 生的反作用既有意料之中的,也有意料之外的。這些反作用如今相互交織,可能會(hui) 形成更大的風險,美聯儲(chu) 也將更難應對。
視頻:【東(dong) 西問·中外對話】美學者:金融風險不斷積聚,美國治理失靈來源:中國新聞網
曲強:假設利率繼續上升超過6%甚至7%,還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了呢?矽穀銀行並不是美國國債(zhai) 的最大買(mai) 家和持有人,還有更大的玩家,他們(men) 持有更多的美國國債(zhai) 。所以,如果上升的利率衝(chong) 破了這些機構的金融安全緩衝(chong) 區,那麽(me) 將有更多的銀行被卷入這池渾水。
中新社記者:美聯儲(chu) 副主席邁克爾·巴爾近日表態稱,矽穀銀行倒閉是管理不善的教科書(shu) 式案例。那麽(me) ,美國政府的介入能解決(jue) 問題嗎?
約瑟夫 馬奧尼:一些分析家認為(wei) ,這次銀行倒閉的原因主要是由於(yu) 監管不力,以及美聯儲(chu) 再一次逐漸失去了管理銀行係統和金融行業(ye) 的能力。顯然,美國政府立即意識到了危險並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來應對這場危機,但這隻是在問題出現後的權宜之計。現在,由於(yu) 美國國會(hui) 內(nei) 部的分歧和民主黨(dang) 、共和黨(dang) 之間的對立,尤其是共和黨(dang) 對銀行改革和監管的反對,目前沒有明確的金融監管改革立法途徑。
一方麵,目前美國麵臨(lin) 著對此問題管理不善的風險;另一方麵,由於(yu) 它裝出了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樣子,這可能會(hui) 帶來更嚴(yan) 峻的威脅和危險。
中新社記者:美國銀行危機事件影響正逐漸波及到全球,中國會(hui) 受到衝(chong) 擊嗎?
曲強:我認為(wei) 美國金融體(ti) 係的不穩定,不會(hui) 真正影響中國金融的穩定。首先,中國沒有完全放開資本項目,這給了中國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很大的回旋餘(yu) 地,以確保金融體(ti) 係的穩定。其次,中國經濟正處於(yu) 複蘇階段,中國的利率非常穩定,在某些特定領域的利率會(hui) 更低,例如農(nong) 業(ye) 、中小企業(ye) 等。綜上所述,我認為(wei) 中國金融穩定這次不會(hui) 受到影響。
視頻:【東(dong) 西問·中外對話】曲強:美國銀行業(ye) 危機不會(hui) 影響中國金融穩定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記者:為(wei) 何美國經常成為(wei) 全球金融危機的策源地?
約瑟夫 馬奧尼:美國並非總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策源地,但的確經常是,尤其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
首先,石油美元及其循環體(ti) 係問題始於(yu)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從(cong) 那時起,美國就開始了不穩定增長周期的循環。
其次,20世紀80年代,當時美國正朝著放鬆金融管製的方向發展,裏根經濟政策解決(jue) 了70年代產(chan) 生的問題,然而又催生了新一輪的危機周期,以及“繁榮-蕭條”模式。
最後,長期以來的冷戰思維和“曆史終結論”,包括侵略性、代價(jia) 高昂、不可持續的海外軍(jun) 事幹預主義(yi) ,以及破壞工會(hui) 、侵占養(yang) 老金和損害工人權益的“零和博弈”的資本主義(yi) ,掏空了中產(chan) 階級,並見證了美國基礎設施的嚴(yan) 重老化。同時,與(yu) 化石燃料和汽車行業(ye) 相關(guan) 的特殊利益集團也阻礙了美國的綠色創新發展。所有這些都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社會(hui) 問題。
每一次新的經濟危機到來,這些問題都繼續惡化,從(cong) 而進一步損害國家福祉,導致更嚴(yan) 重的政治兩(liang) 極分化、不穩定和治理不善。如今,這三大問題仍然存在,並與(yu) 其它全球性的挑戰相互交織,比如氣候變化和疫情肆虐,變得愈發嚴(yan) 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