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布魯塞爾4月3日電(記者 德永健)明代就傳(chuan) 入歐洲並得名“雪拉同”(Celadon)的中國龍泉青瓷3日回到歐洲,為(wei) 號稱“歐洲心髒”的比利時添一抹溫潤如玉的青綠。
當地時間3日下午,“聽瓷語 觀世界——宋韻龍泉青瓷展”在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拉開帷幕。4月4日至28日,55件由龍泉當地藝術家和手工藝人設計燒製的青瓷作品將與(yu) 比利時公眾(zhong) 見麵。
圖為(wei) 展品《地藏》,造型莊嚴(yan) 典雅,寧靜安詳。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攝
從(cong) 瓶到罐,從(cong) 碗到盤,再到文昌帝君和地藏菩薩,55件展品器型多樣,覆蓋摹古經典器物、藝術青瓷、現代日用青瓷等多個(ge) 類型,卻無一不流露古樸端莊之姿,沉靜優(you) 雅之氣。
龍泉位於(yu) 浙江省西南部,龍泉青瓷的燒製始於(yu) 三國兩(liang) 晉,在南宋達到巔峰,曆史上曾遠銷歐亞(ya) 非三洲。據傳(chuan) 16世紀晚期運到法國時,人們(men) 認為(wei) 龍泉青瓷的色澤與(yu) 當時法國名劇《牧羊女亞(ya) 司泰來》男主角雪拉同身穿的青色外套十分相近,龍泉青瓷於(yu) 是得名“雪拉同”並在歐洲沿用至今。
圖為(wei) 展品《葫蔭綿長》,因其燒製難度大,是公認的龍泉青瓷精品。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攝
2009年,龍泉青瓷傳(chuan) 統燒製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近年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現代龍泉青瓷在釉色、設計等方麵均有突破,目前主要分用於(yu) 生活的日用瓷,陳設於(yu) 家居的工藝瓷,以及被博物館和鑒賞家收藏的藝術瓷。
在3日的開幕式上,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和夫人楊青、多國駐比利時大使夫人等嘉賓蒞臨(lin) 。曹忠明在致辭中表示,瓷器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商品之一,曆史上通過陸上和海上絲(si) 綢之路遠銷海外,成為(wei) 東(dong) 西文化對話與(yu) 互動的載體(ti) ,相信此次展覽有助於(yu) 比利時民眾(zhong) 了解欣賞龍泉青瓷的文化底蘊和精湛工藝,進一步增進中比民眾(zhong) 相知相親(qin)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